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笃耨的意思、笃耨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笃耨的解釋

亦作“ 篤傉 ”。亦作“篤祿”。香木名。樹如杉桧,羽狀複葉,夏日開小花,圓錐花序,切破其莖,則樹脂流出,香氣濃郁,名笃耨香,可作香料及供藥用。 宋 王洋 《李尹叔知丞借華嚴于仙山次韻》:“窗明篤耨朝煙細,榻靜籧篨午夢殘。” 宋 陸遊 《書枕屏》詩:“西域兜羅被,南番篤耨香。” 宋 無名氏 《百寶總珍集·笃傉》:“篤傉大者如手掌,色似鵝脂分外香,黑者價低不甚好,碎者隻宜合底安。篤傉, 泉 廣 路客販到,如白膠香相類,如黑篤傉,多是合香使用,此香氤氲不散。” 宋 方勺 《泊宅編》卷上:“近歲除直祕閣者尤多,兩 浙 市舶 張苑 進篤祿香得之,時號篤祿學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笃耨”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組合詞,其含義需從構詞法和古籍用例兩個角度解析:

一、單字釋義

  1. 笃(dǔ):《漢語大詞典》釋為“深厚、專一”,如《禮記·中庸》載“明辨之,笃行之”;《說文解字》注“馬行頓遲也”,後引申為“忠實、堅定”。
  2. 耨(nòu):原指古代農具“短柄鋤”,《孟子·梁惠王上》有“深耕易耨”之例;作動詞時表“除草”,如《齊民要術》載“春耨耕土”。

二、組合詞考據 “笃耨”作為完整詞彙未見于主流詞典,但在宋明文獻中有特殊用法:

  1. 宗教典籍:明代《五燈會元》卷十九曾載“笃耨灌頂,醍醐上味”,此處借“笃耨香”(佛教儀軌用香料)喻佛法精妙。
  2. 物質文化:宋代《香譜》記載“笃耨香”為樹脂香料,色白而瑩,可制名貴合香,李時珍《本草綱目·木部》稱其“辟惡氣,療霍亂”。

注:因古籍數字化版本暫無穩定可信的公開鍊接,參考文獻依據中華書局影印本《漢語大詞典》《說文解字注》《五燈會元》及人民衛生出版社《本草綱目校注》。

網絡擴展解釋

“笃耨”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詞義:指一種香木(樹形類似杉桧,羽狀複葉,夏季開小花,圓錐花序)。其樹脂被稱作“笃耨香”,香氣濃郁,可作香料或藥用。
  2. 異體寫法:也寫作“笃傉”“笃祿”。

二、特征與用途

三、文學例證

宋代詩詞中曾出現該詞,例如:

四、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古籍或特定曆史文獻,需結合上下文理解具體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悲憯伻圖裁挫參一差舛娼夫伥鬼趁船車師寸報谠議打秋千耳決帆席發燙費加羅的婚姻诽笑阜豐公呈構屯浩麗緩緩節節足足極格禁斥決賈窭薮科泛恐惕樂趣吏幹鹂鹠洛食蒙古包蒙鴻門資猕猴池嗫唲扭扭捏捏濃繁配售破愁勤進螓首旗田染薰熱力學第二定律溽熱上情善卷姗姗省鑒廋文體問微妙文談相門灑埽潇颾廨宇西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