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魯連書的意思、魯連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魯連書的解釋

《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齊 田單 攻 聊城 歲餘,士卒多死而 聊城 不下。 魯連 乃為書,約之矢以射城中,遺 燕 将…… 燕 将見 魯連 書,泣三日,猶豫不能自決,欲歸 燕 ,已有隙,恐誅;欲降 齊 ,所殺虜於 齊 甚衆,恐已降而後見辱。喟然歎曰:‘與人刃我,寧自刃。’乃自6*殺。 聊城 亂, 田單 遂屠 聊城 。”後以“魯連書”謂以文克敵,不戰而勝。 唐 李白 《奔亡道中》詩之三:“仍留一隻箭,未射 魯連 書。” 宋 蘇轼 《送蔣穎叔帥熙河》詩:“願為 魯連 書,一射 聊城 笴。”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魯連書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魯連書”是中國古代文學典故,源于《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其核心含義是以文克敵、不戰而勝。以下是詳細解釋:


典故背景

戰國時期,燕國攻占齊國聊城,齊将田單久攻不下,雙方傷亡慘重。謀士魯仲連(又稱魯連)撰寫一封書信,綁在箭上射入城中。信中分析形勢、曉以利害,燕将讀後深感無路可退,最終自刎身亡,齊軍遂收複聊城。這一事件成為“魯連書”的出處。


詞義解析

  1. 以智取勝:通過言辭或謀略瓦解敵方鬥志,避免武力沖突。
  2. 文學象征:後常用于詩詞中,比喻用文章、書信化解危機。例如:
    • 李白《奔亡道中》:“仍留一隻箭,未射魯連書”;
    • 蘇轼《送蔣穎叔帥熙河》:“願為魯連書,一射聊城笴”。

文化影響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細節,可參考《史記》原文或相關詩詞注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魯連書:定義和來源

《魯連書》是一個詞語,它由四個漢字組成。這是一個曆史悠久的詞彙,其含義為“魯莽不計後果的行動或言辭”。通常用來形容一個人行事魯莽或言談過激的特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我們來看一下《魯連書》這個詞的構造:

魯(lǔ):魚部首,由12筆構成。

連(lián):辵部首,由7筆構成。

書(shū):言部首,由4筆構成。

繁體字和古代寫法

同樣的詞,《魯連書》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魯連書」。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它可能會有一些變體。比如,《魯連書》中的“書”字在古代可能寫作“書”。

例句

1. 他的魯連書行為使得整個團隊陷入了困境。

2. 這位演講者的魯連書措辭激怒了許多聽衆。

組詞

與《魯連書》相關的詞彙:

1. 魯莽:指行事魯莽、輕率無謀的。

2. 連珠炮:形容言辭連續、接連不斷。

3. 書生氣:指做事或言辭過于拘泥、學究氣。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冒失、魯莽、輕率。

反義詞:謹慎、慎重、審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