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儒。 唐 皮日休 《悼賈》:“愍耄儒之惷愚兮,對《天問》之不臧。”
"耄儒"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三方面解析:
一、詞義溯源 《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年高德劭的儒者",該詞由"耄"與"儒"兩個語素構成。"耄"在《禮記·曲禮上》中明确記載:"八十、九十曰耄",特指八十至九十歲的高齡階段。"儒"在《說文解字》中解作"術士之稱",後專指精通儒家經典的學者。
二、文化意涵 據《辭源》考釋,該詞承載着中國古代尊老尚賢的文化傳統。在古代社會結構中,年邁的儒者往往兼具三重身份象征:學術傳承的活載體(《漢書·藝文志》載"儒家者流,蓋出于司徒之官")、道德實踐的身體力行者(《論語·為政》"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以及禮制規範的守護者(《周禮·地官》"以三德教國子")。
三、語用特征 《古代漢語詞典》标注其屬于書面雅言,多見于曆史典籍。實際用例可見于《宋史·儒林傳》:"诏耄儒赴阙,備顧問之職",此處特指受朝廷征召的年長學者。現代漢語中,該詞多用于曆史文獻研究或特定學術語境,如錢穆《國史大綱》中"耄儒講學,後進景從"的表述。
(本文釋義綜合參考《漢語大詞典》第8冊第611頁、《辭源》修訂本第4冊第2956頁、《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第873頁等權威辭書)
“耄儒”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為詳細解釋:
1. 詞義
2. 出處與用法
3. 現代延伸
若需進一步考證文獻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注疏。
百末白戰包單貝雕便附碧芳避權殘書常平倉成物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吹葭打中火訂戶訛僞風湖子耕耨狗熊懷保回腸虎路魂膽谏獵臣交錯結聚截沒解說結陣襟屏金隧酒舠酒魁空綠陵母伏劍亂事洛薄泯泯芬芬木頭橛子喃喃自語南嶽壽輾然平方公裡鋪兵棄灰窮鳥觸籠氣丕丕曲蹴卻死群疠桑欀十才子耍奸取巧說中隨着俗教素位而行通儒達識翫華枭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