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齐 田单 攻 聊城 岁餘,士卒多死而 聊城 不下。 鲁连 乃为书,约之矢以射城中,遗 燕 将…… 燕 将见 鲁连 书,泣三日,犹豫不能自决,欲归 燕 ,已有隙,恐诛;欲降 齐 ,所杀虏於 齐 甚众,恐已降而后见辱。喟然叹曰:‘与人刃我,寧自刃。’乃自6*杀。 聊城 乱, 田单 遂屠 聊城 。”后以“鲁连书”谓以文克敌,不战而胜。 唐 李白 《奔亡道中》诗之三:“仍留一隻箭,未射 鲁连 书。” 宋 苏轼 《送蒋颖叔帅熙河》诗:“愿为 鲁连 书,一射 聊城 笴。”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鲁连书汉语 快速查询。
“鲁连书”是中国古代文学典故,源于《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其核心含义是以文克敌、不战而胜。以下是详细解释:
战国时期,燕国攻占齐国聊城,齐将田单久攻不下,双方伤亡惨重。谋士鲁仲连(又称鲁连)撰写一封书信,绑在箭上射入城中。信中分析形势、晓以利害,燕将读后深感无路可退,最终自刎身亡,齐军遂收复聊城。这一事件成为“鲁连书”的出处。
如需进一步了解典故细节,可参考《史记》原文或相关诗词注解。
《鲁连书》是一个词语,它由四个汉字组成。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词汇,其含义为“鲁莽不计后果的行动或言辞”。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行事鲁莽或言谈过激的特征。
我们来看一下《鲁连书》这个词的构造:
鲁(lǔ):鱼部首,由12笔构成。
连(lián):辵部首,由7笔构成。
书(shū):言部首,由4笔构成。
同样的词,《鲁连书》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魯連書」。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它可能会有一些变体。比如,《鲁连书》中的“书”字在古代可能写作“書”。
1. 他的鲁连书行为使得整个团队陷入了困境。
2. 这位演讲者的鲁连书措辞激怒了许多听众。
与《鲁连书》相关的词汇:
1. 鲁莽:指行事鲁莽、轻率无谋的。
2. 连珠炮:形容言辞连续、接连不断。
3. 书生气:指做事或言辞过于拘泥、学究气。
近义词:冒失、鲁莽、轻率。
反义词:谨慎、慎重、审慎。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