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蹴伏的意思、蹴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蹴伏的解釋

蹲伏貌。《花城》1981年第1期:“ 飛鷹岩 裡有一隻碩大無朋的石鷹,形如蹴伏,像在那裡養精蓄銳,行将到大海之上搏擊長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蹴伏”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cù fú(注音:ㄘㄨˋ ㄈㄨˊ),其核心含義是“蹲伏貌”,即形容人或動物蹲伏的姿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蹴”本義為踢、踏(如“蹴鞠”“一蹴而就”),但在此詞中與“伏”結合後,引申為身體蜷縮、低伏的狀态。
    • “伏”指趴下或隱藏,組合後強調一種蓄勢待發或靜止潛伏的姿勢。
  2. 使用語境
    該詞多用于文學描寫,例如《花城》1981年第1期中描述石鷹“形如蹴伏”,比喻其如蹲伏般靜默卻充滿力量感的狀态。類似用法常見于形容動物(如猛獸伏擊)或拟人化自然景物。

  3. 近義詞與延伸
    近義詞包括“蜷伏”“匍匐”等,但“蹴伏”更突出短暫停留、蓄勢的動态感,而非長期隱藏。

“蹴伏”是一個兼具形象性與文學性的詞語,多用于描繪靜态場景中隱含動态張力的姿勢,常見于書面語或文學作品。

網絡擴展解釋二

《蹴伏》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蹴伏(cu1 fu2)是一個漢字詞語,形容一種姿勢或動作。蹴伏指的是用腳踢擊并倒地或跪伏的動作。這個詞常用于形容戰鬥或格鬥中的動作。 拆分部首和筆畫: 蹴伏的拆分部首是“足”(zú)和“人”(rén)。它的筆畫數量是10畫。 來源: 蹴伏的來源比較古老,可追溯至古代。它是由兩個意義分别為“腳”和“人”的漢字組成,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詞語。 繁體: 蹴伏的繁體字為「躸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蹴伏的寫法可能會與現代稍有不同。但一般來說,古人也是通過結合足和人這兩個字形來表達這個詞的意思。 例句: 他一蹴伏地,制服了對手。 組詞: 蹴伏可以組成很多詞語,例如蹴鞠(cu1 ju1)和蹴球(cu1 qiu2),它們都和蹴伏有關聯,表示用腳踢球的運動。 近義詞: 近義詞包括撲倒、擊倒、跪伏等詞語,它們都表示類似的動作或姿勢。 反義詞: 反義詞可能是站立、保持站立等詞語,它們表示相反的姿勢或動作。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