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南嶽 ”。山名。五嶽之一。(1)指 衡山 。《書·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 南嶽 ,如 岱 禮。” 孔 傳:“ 南嶽 , 衡山 。”《漢書·郊祀志上》:“﹝ 舜 ﹞五月,巡狩至 南嶽 。 南嶽 者, 衡山 也。” 田漢 《長衡道上》詩之八:“十年夢裡朝 南嶽 ,日斷層巒未許攀。”(2)指 霍山 ,即 天柱山 。《爾雅·釋山》:“ 泰山 為東嶽, 華山 為西嶽, 霍山 為南嶽, 恒山 為北嶽, 嵩山 為中嶽。” 郝懿行 義疏:“ 霍山 在今 廬江 灊縣 , 潛水 出焉。别名 天柱山 。 漢武帝 以 衡山 遼曠,故移其神於此。今其土俗人皆呼之為南嶽……以 霍山 即 南柱 ,亦止得為 漢武 之南嶽,而不得為《爾雅》之南嶽矣。”
見“ 南嶽 ”。
“南嶽”是中國五嶽之一,在不同語境中主要有以下含義和延伸解釋:
1. 基本含義
南嶽即衡山,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主峰祝融峰海拔約1300米。因其地處中國南方,故稱“南嶽”,别名壽嶽、南山等,以“南嶽獨秀”的自然景觀聞名,擁有茂林修竹、奇花異草等特色。
2. 曆史淵源
3. 文化與宗教意義
4. 其他指代
在古籍中,“南嶽”偶指江蘇宜興的霍山(天柱山)或貴州貴陽的壽山,但現代通常特指衡山。
總結
“南嶽”以衡山為核心,融合自然景觀、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是中國南方的重要地理與文化符號。其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但主體含義明确指向湖南衡山。
南嶽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山”和“嶽”,部首“山”表示與山相關,部首“嶽”表示高大的山。在南嶽這個詞中,它們聯合起來表示了一個特定的山脈名字。
“南嶽”這個詞的總筆畫數是9畫。其中,部首“山”的筆畫數是3畫,而部首“嶽”的筆畫數是6畫。
南嶽的來源是中國湖南省的名山,也叫華南第一山。它是廬山、衡山、泰山和嵩山并稱“中國五嶽”,是我國古代祭祀山神的重要地點。
在繁體字中,南嶽的寫法和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南嶽的寫法與現代相似。具體的字形可能會有細微變化,但整體結構和現代漢字相差不大。
1. 南嶽衡山是中國曆史悠久的著名名山之一。
2. 春天來了,遊客們紛紛湧向南嶽欣賞美麗的景色。
南嶽可以組成以下詞語:
- 南嶽衡山:指中國湖南省衡山市的名山
- 南嶽大廟:指位于湖南衡山的南嶽衡山大廟
- 南嶽書院:指位于湖南衡陽市的南嶽書院
近義詞包括:
- 衡山:中國湖南省的一座名山
- 南嶽衡山:指中國湖南省衡山市的名山
- 華南第一山:南嶽的别稱,指中國湖南省的名山
反義詞為北嶽,北嶽是指中國河北省的名山,位于霸州市。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