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座席上受人敬慕者。《舊唐書·崔遠傳》:“ 遠 文才清麗,風神峻整,人皆慕其為人,當時目為‘釘座梨’,言席上之珍也。”亦作“ 釘坐梨 ”。《說郛》卷三引 宋 馬永易 《實賓錄》:“ 崔遠 有文而風緻,世目為釘坐梨,言座所珍也。”
“釘座梨”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明确記載,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釘座梨”指座席上受人敬慕或推崇的人物,常用來形容才華出衆、品行高雅的人,如同席間珍寶般被珍視。
《舊唐書·崔遠傳》記載
唐代崔遠因“文才清麗,風神峻整”,被時人稱為“釘座梨”,意為“席上之珍”,比喻其才德備受推崇。
詞義演變
該詞原指宴席中珍貴的梨(象征珍品),後引申為對傑出人物的贊譽。宋代《實賓錄》中亦寫作“釘坐梨”,含義相同。
適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形容德才兼備、備受尊崇的人物。例如:
“先生學識淵博,堪稱今日之釘座梨。”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舊唐書》《實賓錄》等古籍原文,或查閱漢典等權威辭書。
釘座梨是指一種梨樹的品種,也稱為“釘座梨樹”。它是一種常見的果樹,果實可食用,營養豐富。
釘座梨的三個字的部首分别為金、頁和木。金部首表示與金屬相關,頁部首表示與紙張相關,木部首表示與木材相關。
釘座梨的拆分筆畫分别為8畫、12畫和4畫。
釘座梨這個詞是由其植物學名稱中的“釘座”和“梨”兩個字組成。釘座梨樹的命名主要是根據其形态、特征等進行的。
釘座梨的繁體字為釘座梨。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釘座梨的古漢字寫法為釘座梨。
1. 昨天我去菜市場買了一些新鮮的釘座梨。
2. 釘座梨樹的花開得非常美麗。
組詞:釘釘座、座梨樹、梨果等。
近義詞:橘子、蘋果、桃子等。
反義詞:香蕉、荔枝、櫻桃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