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沾露的草。 唐 李華 《木蘭賦》:“露草白兮山凄凄,鶴既唳兮猿復啼。” 宋 黃機 《六州歌頭·嶽總幹櫽括上吳荊州啟以此腔歌之因次韻》詞:“百年忠憤,無淚灑江濆。 曹 劉 事,埋露草,鎖煙榛。” 清 譚嗣同 《武昌夜泊》詩之二:“露草逼蛩語,霜花凋雁翎。”
(2).草名。即鴨跖草。
“露草”一詞在中文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字面意義
指沾有露水的草,常見于詩詞中描繪自然景象。例如唐代李華《木蘭賦》中的“露草白兮山凄凄”,清代譚嗣同《武昌夜泊》中的“露草逼蛩語”,均以“露草”渲染清冷意境。
引申比喻
在成語中可比喻事物初現端倪或真相顯露,如“露草”象征事件剛有苗頭或隱藏的事實被揭示。
“露草”是鴨跖草的别稱。鴨跖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常見于濕潤環境,葉片呈披針形,開藍色小花,具有藥用價值(如清熱解毒)。
文學意象
古代文人常借“露草”表達孤寂、清寒之感,如宋詞“曹劉事,埋露草,鎖煙榛”,暗含曆史滄桑。
姓名學含義
若用于人名,“露”象征潤澤與顯露,“草”代表自然與生命力,組合寓意“豁達聰慧、積極向上”。
如需進一步了解鴨跖草特性或詩詞引用,可查閱植物圖鑒或古典文學典籍。
露草(lù cǎo)是一個漢字詞語,通常用來形容草地上的露水,同時也可以用來指代在草地上長出的草。下面将詳細介紹露草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等相關信息。
露草的拆分部首是青,筆畫數為12。
露草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語,形容在草地上沾滿露水的草。在繁體字中,露草的寫法為「露草」。
在古代,露草的寫法可能略有不同。其中一種古時候漢字寫法是「露草」,這與現在的寫法基本相同。
1. 晨光中,草地上的露草閃爍着晶瑩的光芒。
2. 雄健的百草中,露草顯得格外嬌嫩。
- 露水:指草地上夜間沾滿露水的水珠。
- 草地:指茂盛的草叢所覆蓋的土地。
- 草坪:指種植整齊、綠茵如毯的草地。
- 草地:指茂盛的草叢所覆蓋的土地。
- 草甸:指覆蓋着矮小而茂密的芳草的低窪地帶。
- 草原:指長滿高大草叢的廣闊草地。
- 瓦礫:指被碎石、磚塊等物質所覆蓋的土地。
- 沙漠:指幹燥而缺乏植被的土地。
- 柏油路:指由柏油鋪設而成的道路。
以上就是關于露草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相關内容。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