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複姓。 漢 有 三烏群 。見《通志·氏族三》。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宗室書》:“ 三烏 五鹿 ,時事無恒; 東郭 西門 ,遷訛非一。”
"三烏"是漢語中具有多重文化意涵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字源本義 《說文解字》釋"烏"為孝鳥,特指烏鴉。古代"三"為虛數,常表多數,"三烏"初指代群體烏鴉,如《詩經·邶風》中"莫赤匪狐,莫黑匪烏"的烏鴉意象。此釋義可見于《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4年版)第1冊第347頁。
職官象征 漢代官制中,侍禦史、尚書郎、蘭台令史三種監察官員合稱"三烏",因其冠飾皆用烏羽。《後漢書·輿服志》載:"法冠,一曰柱後,或謂之獬豸冠……侍禦史、尚書郎、蘭台令史,皆三烏。"此制度性稱謂在《中國古代職官大辭典》(人民出版社,2015)第89條有詳細考述。
神話意象 道教典籍《雲笈七籤》将"三烏"與太陽崇拜結合,喻指日中之精:"日中有三足烏,陽之精也"。該神話原型可追溯至《山海經·大荒東經》"湯谷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的記載,相關研究參見《中國神話學百年文論選》(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8)第214頁。
“三烏”一詞的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釋:
部分低權威性網頁提到“三烏”可形容黑暗狀态(如“三烏五鹿”比喻世事無常),但此用法未見于主流典籍,需謹慎參考。
建議:若需深入考證姓氏或地方文化,可查閱《通志·氏族三》或紹興方志文獻。
捱抵邦門抱憤北境悲恐冰蘖暢毂懲惡城寨斥女嘀咕東床佳婿懂眼法空亘代跟馬關廂國本浩汗橫塞黃紳揮淚徽猷湖泊弧懸胡羊奬厲僭忒積抱解醫進士金魚公子積夜客軍顆子況迺老杜類禡龍津女冥愚暖室乾車千霜切摯杞萌寝戶親疎瓊糜全保任命生發油收殺歲不我與坦腹東床天道酬勤稊米悌順纖魄小絃蠵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