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沾露的草。 唐 李华 《木兰赋》:“露草白兮山凄凄,鹤既唳兮猿復啼。” 宋 黄机 《六州歌头·岳总干櫽括上吴荆州启以此腔歌之因次韵》词:“百年忠愤,无泪洒江濆。 曹 刘 事,埋露草,锁烟榛。” 清 谭嗣同 《武昌夜泊》诗之二:“露草逼蛩语,霜花凋雁翎。”
(2).草名。即鸭跖草。
“露草”一词在中文中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字面意义
指沾有露水的草,常见于诗词中描绘自然景象。例如唐代李华《木兰赋》中的“露草白兮山凄凄”,清代谭嗣同《武昌夜泊》中的“露草逼蛩语”,均以“露草”渲染清冷意境。
引申比喻
在成语中可比喻事物初现端倪或真相显露,如“露草”象征事件刚有苗头或隐藏的事实被揭示。
“露草”是鸭跖草的别称。鸭跖草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常见于湿润环境,叶片呈披针形,开蓝色小花,具有药用价值(如清热解毒)。
文学意象
古代文人常借“露草”表达孤寂、清寒之感,如宋词“曹刘事,埋露草,锁烟榛”,暗含历史沧桑。
姓名学含义
若用于人名,“露”象征润泽与显露,“草”代表自然与生命力,组合寓意“豁达聪慧、积极向上”。
如需进一步了解鸭跖草特性或诗词引用,可查阅植物图鉴或古典文学典籍。
露草(lù cǎo)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草地上的露水,同时也可以用来指代在草地上长出的草。下面将详细介绍露草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组词、近义词、反义词等相关信息。
露草的拆分部首是青,笔画数为12。
露草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汉语,形容在草地上沾满露水的草。在繁体字中,露草的写法为「露草」。
在古代,露草的写法可能略有不同。其中一种古时候汉字写法是「露草」,这与现在的写法基本相同。
1. 晨光中,草地上的露草闪烁着晶莹的光芒。
2. 雄健的百草中,露草显得格外娇嫩。
- 露水:指草地上夜间沾满露水的水珠。
- 草地:指茂盛的草丛所覆盖的土地。
- 草坪:指种植整齐、绿茵如毯的草地。
- 草地:指茂盛的草丛所覆盖的土地。
- 草甸:指覆盖着矮小而茂密的芳草的低洼地带。
- 草原:指长满高大草丛的广阔草地。
- 瓦砾:指被碎石、砖块等物质所覆盖的土地。
- 沙漠:指干燥而缺乏植被的土地。
- 柏油路:指由柏油铺设而成的道路。
以上就是关于露草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