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初唐的意思、初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初唐的解釋

(1).世人論 唐 代詩體,多從 元 楊士弘 《唐音》和 明 高棅 《唐詩品彙》中以初、盛、中、晚 唐 編選 唐 詩的标目,将其劃分為四個時期,以 武德 至 開元 初為“初唐”。 清 方苞 《書柳文後》:“故凡所作效古而自汩其體者,引喻凡猥者,辭繁而蕪句佻且稚者,記、序、書、説、雜文皆有之,不獨碑、誌仍六朝、 初唐 餘習也。” 清 魏源 《<詩比興箋>序》:“即其比興一端,能使 漢 、 魏 、六朝、初 唐 騷人墨客,勃鬱幽芬於情文繚繞之間。”

(2).泛指 唐 代初期。如:他專門研究初 唐 的政治經濟狀況。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初唐是漢語中具有明确曆史分期内涵的專有名詞,特指唐代開國至盛唐過渡階段的曆史時期。根據《辭海》(第七版)的定義,初唐在文學史分期中通常指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涵蓋唐朝建立後約百年的發展時期。

該時期呈現三大核心特征:

  1. 文學革新:繼承南朝骈俪文風的同時,王勃、楊炯等「初唐四傑」提出「氣骨端翔」的創作理念(見袁行霈《中國文學史》第二卷),推動詩歌從宮廷應制向抒情言志轉型。
  2. 制度奠基:科舉制經唐太宗「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完善(《唐摭言》卷一),奠定官僚選拔體系的基礎架構。
  3. 藝術融合:閻立本《步辇圖》等作品印證了中原繪畫與西域技法的交融,被《中國美術全集·隋唐卷》列為早期人物畫的典範。

傳世文獻如《全唐詩》收錄該時期329位詩人的4800餘首作品,其中虞世南《蟬》、駱賓王《在獄詠蟬》等名篇,通過比興手法展現「初唐體」特有的清俊風骨(參考傅璇琮《唐五代文學編年史》)。

網絡擴展解釋

“初唐”一詞主要有兩層含義,需結合文學史與曆史分期綜合理解:

一、文學史分期

  1. 時間範圍
    指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共約百年。這一劃分源于元代楊士弘《唐音》和明代高棅《唐詩品彙》對唐詩的分期标準。

  2. 詩歌特點
    初唐詩歌仍受六朝绮麗文風影響,但逐漸轉向渾厚雄健。代表詩人如“初唐四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及陳子昂,作品開始突破宮廷詩的浮豔,融入個人情感與社會現實。


二、曆史時期劃分

  1. 廣義定義
    泛指唐朝建立至唐玄宗開元初年(712年),涵蓋政治統一、制度奠基階段。重要事件包括:

    • 唐朝統一戰争(624年基本統一中原);
    • 貞觀之治(627-649年):唐太宗推行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國力複蘇;
    • 武周代唐(690-705年):武則天稱帝,延續初唐政治經濟基礎。
  2. 狹義定義
    部分學者以重大事件為界,如從唐朝建立(618年)至第三次玄武門之變(712年唐玄宗奪權)。


三、延伸用法

現代語境中,“初唐”可比喻事物發展的初期階段,如“初唐風格的設計”指簡約中蘊含變革潛力的特征。

如需進一步了解初唐詩歌代表作或政治制度細節,可查閱《唐詩品彙》《舊唐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婆抱薪救焚拔拯北苑比德伯成孛相不貸采善雴霫沖克大明大拿電荷鵰影滌濯鬥轉星移蹲循雰埃奉侍封邑亘年龜毛椁室毫末不劄,将尋斧柯橫三豎四鴻仁逭遁烜卓麂目量沙連闼淩穢露拍賣杏虎門階戶席妙顔剽劫潛望鏡峤嶽清錢棋肆铨録山陂上等兵山鵲山藻折綿神鑒世勳時妝特殺通夢同社徒屬甕雞絃幺邪木些子兒淅冽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