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陋身的意思、陋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陋身的解釋

謙稱自身。《文選·潘嶽<閑居賦>》:“奉 周任 之格言,敢陳力而就列,幾陋身之不保,尚奚拟乎明哲。” 劉良 注:“陋身, 嶽 自謂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陋身”是漢語中具有古典色彩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義和語用兩個層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陋”在《漢語大詞典》中解釋為“粗劣;丑陋”,亦含“見識淺薄”之意。“身”指人的軀體或自我存在,《古代漢語詞典》将其定義為“生命的主體或自身代稱”。二字組合後,“陋身”既可指代“資質平庸的軀體”,亦可作為自謙之辭表達“鄙人”之意,常見于古代文人書劄與詩詞創作。

二、語源與語義流變 該詞最早見于魏晉文獻,如《陶淵明集·自祭文》中“嗟我陋身,勤謹終生”的用法,兼具自我指稱與謙遜表達的雙重功能。唐宋時期逐漸發展為固定謙辭,《白居易集》中“以陋身承明主之眷”即典型例證。

三、現代使用場景 當代多用于仿古文體創作,如傳統書畫題跋、仿古詩詞撰寫等場景。在宗教語境中,佛教典籍《楞嚴經》疏解本亦見“陋身雖穢,佛性本淨”的哲學化應用。

網絡擴展解釋

“陋身”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含義為謙稱自身,常見于古典文獻或自謙語境中。以下是綜合各來源的詳細解釋:

  1. 核心含義
    “陋身”由“陋”(意為粗劣、卑微)和“身”(指自身)組成,字面可理解為“卑微之身”。在具體使用中,它作為自謙之詞,表示說話者對自身的謙遜态度。例如《文選·潘嶽<閑居賦>》中提到:“幾陋身之不保,尚奚拟乎明哲”,劉良注解為“陋身,嶽自謂也”(即潘嶽自稱“陋身”)。

  2. 語境分析

    • 古代文人常通過“陋身”表達對自身能力或處境的謙卑,如潘嶽在《閑居賦》中借“陋身”暗示仕途不順。
    • 現代語境下,該詞已不常用,但在解析古典文獻或仿古表達時可能出現。
  3. 與“陋”相關的其他釋義
    單字“陋”可有多重含義(如丑陋、粗劣、見識少等),但在“陋身”中,主要取“卑微、不足”之意,而非字面組合的“生活簡樸”(如的釋義可能存在偏差)。

“陋身”是古代自謙用語,需結合文獻語境理解,現代使用極少。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文選》相關注解。

别人正在浏覽...

波濫伧俗草舍廠屋稱諱詞說打敗鬥镂遁神讀誦惡塵無染恩雠燔香頂禮肥塉風波亭更賦共穗工委冠上加冠好處費喝喊挢發家無儋石借兌絶馳絕品科役款恻款谒闌夕麪糊鬼面質命旅南僞派司普天同慶清酤蜻蜓撼鐵柱情有獨鐘全德日下無雙散摅掃括審敵生斂神迷意奪石碑丕倏倏訟矢踏節跳奔頑徒彎腿違爽相圃鄉養閑書绁羁謝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