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共穗的意思、共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共穗的解釋

謂嘉禾,即在一株谷物上共長數穗。古人以為祥瑞。《文選·顔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赬莖素毳,并柯共穗之瑞,史不絶書。” 李善 注:“共穗,嘉禾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共穗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可從構詞法和詞典釋義兩個角度解析:

一、核心釋義(植物學特征)

指禾本科植物(如高粱、水稻等)的花序形态,特指小穗在花序軸上成對共生的結構。這種花序中,通常一個為有柄小穗,另一個為無柄小穗,二者共同着生于同一節點。《漢語大詞典》 将其釋為:“禾本科小穗成對生于穗軸各節,其中一無柄,一有柄,稱為共穗。”該釋義強調了植物學中花序的共生特性。

二、引申義(特指作物)

在古漢語或方言中,“共穗”曾作為高粱的别稱。因高粱花序具典型的成對小穗結構,古人以特征代指本體。《辭海·生物分冊》 收錄此用法:“共穗,即高粱。因其穗枝梗上常并生兩小穗而得名。”此釋義體現了漢語“因形命名”的造詞邏輯。

補充說明

現代植物學著作中,“共穗”更多作為描述性術語,指代具成對小穗的花序類型。例如《中國植物志》 在禾本科分類中提及:“高粱屬花序為圓錐花序,小穗常成對共生于分枝頂端。”此用法延續了其植物形态學的核心含義。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
  2. 《辭海·生物分冊》,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
  3. 《中國植物志》第10卷第2分冊,科學出版社,1997年.

網絡擴展解釋

“共穗”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詞彙,其解釋綜合如下:

基本釋義

讀音為gòng suì(注音:ㄍㄨㄥˋ ㄙㄨㄟˋ),指在一株谷物上共生多個穗的現象。古人認為這是祥瑞的象征,稱為“嘉禾”。

出處與文獻依據

  1. 古代典籍:最早見于《文選·顔延之〈三月三日曲水詩序〉》中的“赬莖素毳,并柯共穗之瑞,史不絶書”,李善注“共穗,嘉禾也”。
  2. 文化象征:古人将“共穗”與“并柯”(同枝分叉)并列為祥瑞之兆,象征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延伸解讀

“共穗”不僅是一個植物學現象的描述詞,更是中國古代農耕文化中天人感應思想的體現。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語大詞典》相關詞條。

别人正在浏覽...

暗渡陳倉翺師辯對伯落長暢所欲為獨守空房繁鳥蕃植風生爐高卲根門公除鈎貫過軍悍潑黃土道禁閉室精管及期嵇阮久等揩布欬唾羅天曼丘廟見旻蒼腦颏拍子抛數配襯朋執丕的潑墨旗布星峙乞留兀良凄吟栖置讓事塞曲扇虐畲耕是非堆獸盾説劒肆應送情誦志算缗錢騰虎天童寺童奴吐瑞微睇問題劇無隄之輿五台山象簟先遊鋅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