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款谒的意思、款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款谒的解釋

叩見;拜谒。《北史·傅豎眼傳》:“遠近雜夷相率款謁,仰其德化,思為 魏 人矣。”《宋史·禮志二》:“於是降禮,以十一月十七日款謁南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款谒是古漢語中的複合詞,需拆分解析其本義與引申義:

一、字義溯源

  1. 款:
    • 本義為“誠懇”,《說文解字》釋:“款,意有所欲也。”引申為真誠待客,如“款待”。
    • 來源: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版)
  2. 谒:
    • 本義為“禀告、陳述”,《爾雅》注:“谒,告也。”後特指恭敬拜訪,如“拜谒”。
    • 來源:郭璞《爾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二、複合詞釋義

“款谒”指以恭敬誠懇的态度拜見,多用于描述下級對上級、晚輩對長輩的禮儀性拜訪。

三、文化語境延伸

該詞承載傳統禮儀文化,強調以下内涵:

  1. 儀禮規範:需依禮制遞交名帖(“投刺”)、整肅衣冠,如《朱子家禮》載“谒見尊長,衣冠必肅”。

    來源:朱熹《朱子家禮·通禮篇》(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點校本)

  2. 情感表達:核心在于發自内心的敬重,清代學者王念孫在《廣雅疏證》中強調“款誠見于儀節”。

    來源:王念孫《廣雅疏證·釋诂》(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四、現代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款谒”已罕用,但可見于:


權威參考來源(無有效線上鍊接時标注文獻版本):

  1.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影印本
  2. 郭璞《爾雅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點校本
  3. 顧炎武《日知錄集釋》,嶽麓書社1994年版
  4. 朱熹《朱子家禮》,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點校本
  5. 王念孫《廣雅疏證》,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網絡擴展解釋

“款谒”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kuǎn yè,由“款”和“谒”兩個詞素構成,表示以恭敬的态度拜訪長輩或上級,表達尊敬與禮貌。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款”意為恭敬、誠懇,“谒”指拜見、拜訪。合起來指以謙恭的禮儀拜訪他人,尤其用于對尊長或地位較高者的正式會面。

  2. 字義分解與結構

    • 款:本義為誠懇,如“款待”“款留”等詞均體現此意。
    • 谒:指正式拜見,常見于“谒見”“拜谒”等詞。
      兩字組合為并列式合成詞,強調态度與行為的雙重恭敬。
  3. 使用場景
    多用于描述古代或正式場合的禮節性拜訪,如官員拜見君主、晚輩探訪長輩等。現代也可用于強調莊重的社交禮儀。

  4. 曆史例句

    • 《北史·傅豎眼傳》記載:“遠近雜夷相率款谒,仰其德化,思為魏人矣。”
    • 《宋史·禮志二》提到:“于是降禮,以十一月十七日款谒南郊。”
      這些文獻表明,“款谒”常用于描述少數民族首領歸附或朝廷禮儀活動。
  5. 相關擴展
    近義詞:拜谒、晉見、參谒。
    反義詞:怠慢、輕慢。

該詞在現代使用較少,更多出現在曆史文獻或學術讨論中,需結合語境理解其莊重含義。

别人正在浏覽...

伯叔班謝貝币便面鼈封賓客布母繜采緻蟬貂闡擇闖禍精雌答代越庖俎二惑返棹風聲婦人撫民宮刑鼓鞴瑰賂過辟姑射呼庚尖峭姣色教術嗟籲進房驚客九闳快果揆景庫子勒脖子樂品鍊鎖龍升鸬鷀笑盲風晦雨排折氣喘清聲榷酒酤三醉攝勾牲牢勝友蛇纓石礎霜侵痰宮劈曆騰節體信通候通浚童心未泯五禽霄宸小釀恓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