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九戒的意思、九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九戒的解釋

(1).指九種危害國家而必須防止的現象。《逸周書·文政》:“九戒,一内有柔成,二示有危傾,三旅有罷寘,四亂有立信,五教用康經,六合詳毀成,七邑守維人,八飢有兆積,九勞休無期。” 孔晁 注:“﹝九戒﹞皆危道也。”

(2).指九條應遵守的教戒。《金6*6*梅詞話》第六六回:“ 高功 曰:‘既受三皈,當宣九戒:第一戒者,敬讓孝養父母;第二戒者,克勤忠於君王;第三戒者,不殺慈救衆生;第四戒者,不淫正身處物;第五戒者,不盜推義損己;第六戒者,不嗔兇怒淩人;第七戒者,不詐謟賊害善;第八戒者,不驕傲忽至真;第九戒者,不二奉戒專一。’”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九戒漢語 快速查詢。

網絡擴展解釋

“九戒”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主要分為以下兩類:

一、政治治理中的九種警示(源自《逸周書》)

《逸周書·文政》記載的“九戒”指九種危害國家的現象,需統治者警惕。具體包括:

  1. 内有柔成(内部軟弱)
  2. 示有危傾(顯露危機)
  3. 旅有罷寘(軍隊懈怠)
  4. 亂有立信(混亂中建立威信)
  5. 教用康經(教育偏離正軌)
  6. 合詳毀成(合作卻導緻失敗)
  7. 邑守維人(城防依賴個人)
  8. 飢有兆積(饑荒預兆積累)
  9. 勞休無期(勞役無休止)

二、宗教倫理中的九條戒律

佛教及道教文獻中提到的“九戒”包含行為規範,常見版本為:

  1. 不殺生
  2. 不偷盜
  3. 不邪淫
  4. 不妄語
  5. 不飲酒
  6. 不貪欲
  7. 不嗔恚(不憤怒)
  8. 不嫉妒
  9. 不癡愚(或“不绮語”,即不說輕浮話)

補充說明:

建議需要完整文獻出處可查看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九戒的意思

《九戒》是一個成語,意為九個戒律或教誨。九戒一詞通常指的是佛教中的九戒,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不嗜葷食、不貪婪、不惡口、不绮語。

九戒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九戒的拆分部首為乙和戈,拆分的筆畫數為12畫。

九戒的來源

九戒最早來源于佛教,是佛教中的戒律之一。佛教認為通過遵守九戒,可以遠離煩惱和罪惡,實現心靈的淨化和解脫。

九戒的繁體字

九戒的繁體字為「九戒」,沒有其他變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九戒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的結構和意義保持一緻。

九戒的例句

1. 弘揚九戒,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2. 作為*********,我們應該牢記九戒,修行向善。

九戒的組詞

1. 九戒者:指遵守九戒的人。

2. 九戒經:佛教中關于九戒的經典文獻。

九戒的近義詞

1. 九律:指佛教中的九條戒律。

2. 九行:指佛教中的九種修行方式。

九戒的反義詞

九戒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彙,但可以理解為不守戒律、放縱自己的行為。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