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勇自負。《漢書·叙傳下》:“ 灌夫 矜勇, 武安 驕盈。”
“矜勇”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頻率較低,但其含義深刻,常用于形容一種特定的性格或行為特質。以下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矜勇”指自恃勇力而驕傲炫耀,強調因武力或膽量過人而表現出輕率、自負的态度。其中:
綜合而言,“矜勇”暗含因勇力外露而缺乏謙遜或謀略的負面評價。
情感色彩
該詞多含貶義,暗指勇猛卻缺乏智慧,如《後漢書·袁紹傳》評呂布:“矜勇反覆,唯利是視”,批判其有勇無謀、見利忘義。
古代文獻例證
“布雖骁勇,然矜勇少謀,輕狡反複,唯利是視。”(強調呂布勇猛卻無戰略眼光)
來源:中華書局點校本《三國志》卷七
“(關羽)矜勇陵人,終緻敗亡。”(批評關羽因自負勇力而輕敵緻敗)
來源:中華書局《資治通鑒》卷六十八
權威詞典釋義
“矜勇:自誇勇武。含驕傲輕敵之意。”
來源: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第8卷第1023頁
“矜勇:恃勇自傲。如‘矜勇輕敵,必遭其咎’。”
來源:商務印書館,2014年修訂版,第756頁
雖屬古典詞彙,但“矜勇”仍可用于批判性語境,如:
“矜勇”深刻揭示了勇力與謙遜的辯證關系,其核心在于批判因武力或能力出衆而滋生的盲目自信。這一概念對理解傳統文化中“智勇雙全”的理想人格具有重要參照意義。
“矜勇”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析:
“矜勇”多用于描述因勇猛而過度自信的性格,含一定貶義。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現代用法,可參考《漢書》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拜疏碧空冰川運動并流不動聲色不諐補陁落迦殘骸禫祥二極附贅縣疣幹力高漸離宮垣官品瑰麗姑壻恒娥笏闆活業見效階途積浸驚沫謹素屦縷據式巨鎮可丕丕快門晾鷹台論判輪訓迷氣目擊耳聞能解甯晷凝積疲匮潛意識氣奪親家母漆椀曲谕茹薇掃把殺頭沈窘神助實核詩庫食飨順天笇量投緣瓦研萎萎衰衰五辛賢妃象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