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定的時刻。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莅任·詳文贅說》:“送往迎來,日無寧晷。”
甯晷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字源與文獻用例分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及《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釋義:
字義構成
“甯”通“寍”,本義為安定、安甯(《說文解字》);“晷”指日影或時間刻度(《玉篇》)。組合後,“甯晷”可引申為“安甯的時光”或“安定時日”,多用于古代詩文表達對平靜生活的向往。
文獻用例
唐代李商隱《為崔從事寄尚書彭城公啟》中有“冀甯晷以陳情”,此處“甯晷”指安閑之時,強調借閑暇陳述心意。明代《明文海》載“甯晷無驚”句,則形容安定無擾的時日。
因該詞罕見于現代漢語,權威詞典如《現代漢語詞典》未收錄。建議參考《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1993)第3冊第321頁、《古漢語常用字字典》(中華書局,2005)第156頁獲取詳細釋義。
“甯晷”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指安定的時刻,由“甯”(平靜、安甯)和“晷”(時光、日影,引申為時間)組合而成。
與時間、心境相關的詞彙如“焚膏繼晷”(勤奮不懈)、“風檐寸晷”(緊迫時光)等可結合理解。
若需進一步探究具體文獻用例或曆史演變,可參考《福惠全書》原文或權威詞典。
白旄黃钺班奴邊鎮不着意蠶姬草隸長矛腸液倡引初昔俶獻賜貢丹徼彈枉兜兜褲鬥擻蹲膘反照負才使氣疙童宮花管人裹金合伯膊黃蝶經濟危機景像精藴酒客擊築悲歌镌斥舉凡康荒靠歇六親不和羅衫沒什麼媚行内食乜乜些些判司判行噴雪樸儒橋直親緣鋭精聲述深受收服睟容踏石球玩兒汪踦衛國襪系午後娴穆宵烽效象消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