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漆椀的意思、漆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漆椀的解釋

塗上漆的木碗。 明 劉基 《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詩:“山花野草插巾帽,竹筯漆椀兼甆甌。”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漆椀"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曆史感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字形結構與器物文化兩個維度解析:

一、字形結構解析

  1. "漆"指天然樹脂塗料,源自漆樹汁液,《說文解字》釋為"木汁,可以䰍物"。該工藝早見于河姆渡遺址出土的朱漆木碗,距今約7000年。
  2. "椀"為"碗"的異體字,《玉篇·木部》注:"椀,與盌同,飲食器也",特指敞口、深腹的食器形制。

二、器物文化特征 漆椀屬于中國古代漆器中的飲食器具,其制作需經裱麻、刮灰、髹漆等18道工序,以《髹飾錄》記載的"黑髹朱裡"工藝最典型。西漢桓寬《鹽鐵論》載"一文杯得銅杯十",印證漆椀在漢代貴族生活中的珍貴地位。

三、曆史演變 考古發現如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雲紋漆椀,證明其形制多為木胎,口徑約15-20厘米,外壁髹黑漆,内壁施朱漆。唐代白居易《春寒》中"酥暖薤白酒,乳和地黃粥。豈惟厭饞口,亦可調病腹。欲慵須懶裹,頭垢勤楷沐"詩句,佐證漆椀在日常飲食與藥膳中的應用場景。


許慎.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1963. 顧野王. 玉篇.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 桓寬. 鹽鐵論·散不足.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4. 湖南省博物館. 長沙馬王堆漢墓發掘報告. 文物出版社, 1980. 白居易. 白氏長慶集·卷十一. 文學古籍刊行社, 1955.

網絡擴展解釋

“漆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漆椀(拼音:qīwǎn,注音:ㄑ一ㄨㄢˇ)指塗上漆的木碗。其中“漆”指塗抹的漆料,“椀”是“碗”的異體字,特指木制容器。

二、引證與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明代劉基的《題富好禮所畜村樂圖》詩中:

“山花野草插巾帽,竹筯漆椀兼甆甌。”
此處通過“漆椀”與竹筷、瓷瓯等器物并列,描繪了田園生活的質樸場景。

三、相關延伸

  1. 材質與工藝:漆椀是傳統漆器的一種,通過在木碗表面塗漆,既防水又增加美觀性,常見于古代日常生活或文人雅趣的描寫中。
  2. 文學意象:詩中“漆椀”多用于表現自然、簡樸的意境,與瓷器的精緻形成對比,凸顯返璞歸真的審美。

四、其他關聯詞彙

若需進一步了解漆器的曆史或詩詞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古籍或藝術類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大拔慢步頒官闆殭保有拔舍本鋪蔔鄰恻塞籌撥錘旋出鏡耷拉第舍都坑斷雁風簡跟腳裡桂酒椒漿桂林市衮章黃童皓首互通胡突蟲狐兔之悲姐夫寖疎積竊考風快健老兵梁颍六說白道籠禽檻獸論高寡合霾晦邈廓鳴鑼開道片席倩代全一曲兒儒典三年碧三青子山帽雲深豁水利化铄化探意天祿挺刮文簿文君司馬問索像設詳審械具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