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謹獻的意思、謹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謹獻的解釋

敬獻。 唐 道宣 《續高僧傳·明律下·玄琬》:“謹獻祕要之經,請詳金口之教。” 宋 曾鞏 《上歐陽學士第一書》:“謹獻雜文時務策兩編,其傳繕不謹,其簡秩大小不均齊, 鞏 貧故也。” 明 鹿善繼 《柬魏廓園書》:“即無奇味供養,而泉洌酒香,脫粟可飽,仁兄豈厭之耶?區區數種謹獻,非報也,永以為好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謹獻”是一個漢語書面用語,由“謹”和“獻”兩個字組合而成,表達一種恭敬、莊重地呈獻或奉上的意思。其詳細解釋如下:

  1. “謹”的含義:

    • 本義指慎重、小心,引申為恭敬、莊重、嚴肅的态度。在禮儀用語中,“謹”常用來表示說話人或行為人對對方(通常是尊長、上級或重要場合)的尊敬和謙卑。它強調行為的鄭重性和内心的誠意。
    • 來源參考:《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 “謹”字條釋義為“慎重;小心;恭敬”。
  2. “獻”的含義:

    • 本義指祭祀時奉上祭品,引申為恭敬地送上、呈獻。對象可以是具體的物品(如禮物、貢品、作品),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敬意、祝福、意見)。
    • 來源參考:《古代漢語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 - “獻”字條釋義包含“奉獻;進獻;把東西恭敬地送給尊長者或敬重的人”。
  3. “謹獻”的合成含義:

    • 将“謹”的恭敬、鄭重之意與“獻”的呈送、奉上之意結合起來,“謹獻”就表示懷着恭敬、莊重、誠摯的心情,将某物或某種心意呈獻給對方。它帶有強烈的禮儀色彩和謙敬意味。
    • 常用于以下場景:
      • 敬獻禮物: 在正式場合或對尊貴的人贈送禮物時使用,如“謹獻薄禮一份,聊表心意”。
      • 呈獻作品: 作者在作品(如書籍、畫作、研究成果)的開頭或結尾,向特定對象(如導師、父母、支持者)表達敬意和感謝時使用,如“謹以此書獻給我的恩師”。
      • 表達敬意/祝福: 在莊重的緻辭、信函或文書中,表達對對方的敬意、祝賀或哀悼等情感,如“謹獻上最誠摯的祝福”、“謹獻花圈,以表哀思”。
    • 來源參考:《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 雖未單獨收錄“謹獻”詞條,但“謹”和“獻”的釋義及常見組合用法支持上述解釋。

“謹獻”是一個表達高度恭敬和鄭重态度的書面用語,意為恭敬地、鄭重地呈獻或奉上。它強調行為背後的謙卑、誠意和對受獻者的尊重,主要用于正式、莊重的場合或面向尊長、重要對象的書面表達中。

網絡擴展解釋

“謹獻”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jǐn xiàn,其含義和使用場景如下:

1.基本含義

“謹獻”指以非常謙虛的态度獻上自己的物品或表達敬意,強調行為中蘊含的謙遜與誠意。例如:

臣等萬幸,所逢盛世……謹獻頌以聞。(《續高僧傳》用例)

2.使用場景

3.出處與例句

4.與“敬獻”的區别

兩者均表示恭敬地獻上,但“謹獻”更側重謙遜的态度,而“敬獻”更強調禮節上的尊重。例如:

英國首相向紀念碑敬獻花圈。(“敬獻”用例)

“謹獻”是一種兼具謙遜與敬意的表達方式,常用于書面或正式場合。若需更多例句或古籍出處,可參考《續高僧傳》《上歐陽學士第一書》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白圜寶柱鬓目蒼岑遞交反樸範文梵像發潛匪親風品腐鼠剛健甘蓼灌莽核電站皇天子蛟龍戲水解霜雨矜急姬文句兵開顔曠日苦辭來成剺面鄰右六關露富懞憧夢夢铳铳某些人内令牽肘齊希特祛褪溶洩繠宮三覆散叛尚兀自生西守節不移壽嶽蜀精束筍騰雲同社脫垂仙凫橡果祥蓂相繇獻熟校能宵小消洩校肄謝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