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灌莽的意思、灌莽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灌莽的解釋

(1).叢生的草木。《文選·鮑照<蕪城賦>》:“灌莽杳而無際,叢薄紛其相依。” 呂向 注:“水草雜生曰灌莽也。” 南朝 梁 江淹 《橫吹賦》:“原陸窈,灌莽深。”《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六年》:“煙火尚稀,灌莽極目。” 胡三省 注:“灌,木叢生也。莽,草深茂也。”《花月痕》第五十回:“遙見那灌莽栖於甍棟,平沙抗乎睥睨。”

(2).指草木叢生的原野。《梁書·張缵傳》:“若夫灌莽川涯,層潭水府,遊泳之所往還,喧鳴之所攢聚。” 唐 王勃 《九成宮頌》序:“灌莽生塵,隕飛霜於勁鏃。”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灌莽”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叢生的草木:指密集生長的低矮灌木與雜草交織的自然景象。
  2. 草木叢生的原野:形容未經開墾、植被茂密的荒野地帶。

二、出處與引證


三、補充說明


四、易混淆點辨析

需注意:部分網絡資料(如)誤将其解釋為“形容人粗魯”,此為錯誤用法,實際僅用于自然景觀描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灌莽

灌莽是一個漢語詞彙,常用于形容一個人行為魯莽、盲目、草率。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灌”是一個形聲字,意為往某處傾倒;“莽”是一個形容詞,表示野生、茂盛之意。

拆分部首和筆畫:
灌(部首:豆,筆畫:9)
莽(部首:艸,筆畫:9)

灌莽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中,最早用于描述山坡上長滿了茂盛的草木,後來引申為形容一個人行事魯莽、盲目、草率。

在繁體字中,灌莽的寫法為「灌莽」,沒有變化。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灌莽的寫法稍有不同,以古文形式表達為「灌莾」。

一些例句使用灌莽這個詞:
1. 他對這個問題非常灌莽,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就做出了決定。
2. 在面對危險的時候,一定要冷靜思考,不要因為一時的灌莽而做出錯誤的選擇。
3. 這個領導因為灌莽行事,導緻團隊遭受了很大的損失。

與灌莽相關的組詞有:
1. 魯莽:形容一個人行事魯莽、輕率。
2. 盲目:形容一個人做事沒有目标、沒有計劃,憑空猜測。
3. 草率:形容一個人做事不細心、隨便馬虎。

與灌莽的意思相反的反義詞是謹慎,謹慎指的是一個人做事慎重、小心謹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