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即橡栗。《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秦 大饑, 應侯 請曰:‘五苑之草著、蔬菜、橡果、棗栗,足以活民,請發之。’”參見“ 橡栗 ”。
橡果是殼鬥科栎屬植物橡樹的果實,具體解釋如下:
橡果又稱橡子、橡栗,是橡樹的果實,外形呈長圓形,外殼堅硬且呈棕紅色,内部含澱粉豐富的種子(約60%),但含有少量鞣酸,味苦。古代文獻如《韓非子》曾記載其作為饑荒時期的救荒食物。
在漢語中,“橡果”被用作成語,比喻事物從原始狀态經過發展後産生巨大變化,如“大橡樹由小橡果長成”。
如今橡果食用減少,主要因處理工序複雜且現代糧食充足,但其生态和工業價值仍受重視。
《橡果》是指栓皮栎、柞樹等植物産生的果實。橡果通常呈橢圓形,外表皮較硬,内部包裹着堅硬的種子。
《橡果》的部首是木,由木部和孝部組成,共有13個筆畫。
《橡果》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橡"字來自于橡樹,"果"字指代果實。因此,"橡果"指的就是橡樹結出的果實。
《橡果》的繁體字為「橡果」。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大都采用「草書」或「隸書」風格。所以,《橡果》在古時候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具體寫法需要參考古代碑銘、書法作品等。
1. 公園裡的橡樹上結滿了飽滿的橡果。
2. 孩子們開心地拾起地上的橡果,投進籃子裡。
1. 橡果仁
2. 橡果殼
3. 橡果樹
4. 橡果林
1. 栓果
2. 栗子
3. 柞果
無相關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