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熟的意思、獻熟的詳細解釋
獻熟的解釋
供奉煮熟的祭品。《舊唐書·代宗紀》:“八月丁亥,國子監釋奠復用牲牢。 上元 二年,詔諸祠獻熟,至是 魚朝恩 請復舊制。”《舊唐書·禮儀志四》:“圓丘方澤,依恒存一太牢。皇廟諸祠,臨時獻熟。”
詞語分解
- 獻的解釋 獻 (獻) à 恭敬莊嚴地送給:奉獻。貢獻。捐獻。獻身。獻禮。借花獻佛。 表現出來:獻技。獻藝。獻媚。獻丑。 古代指賢者,特指熟悉掌故的人:文獻。 筆畫數:; 部首:犬; 筆順編號:
- 熟的解釋 熟 ú 巙 食物燒煮到可吃的程度:飯熟了。 植物的果實或種子長成,又特指莊稼可收割或有收成:成熟。瓜熟蒂落。 程度深:熟睡。熟思(經久而周密地思考)。深思熟慮。 做某種工作時間長了,精通而有經驗:熟練
網絡擴展解釋
“獻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含義
“獻熟”指在祭祀儀式中供奉煮熟的祭品,與“獻生”(供奉生肉或未加工的祭品)形成對比。這一行為體現了古代祭祀禮儀中對祭品處理方式的不同要求。
2.曆史出處與用法
- 文獻記載:《舊唐書·代宗紀》中提到“诏諸祠獻熟”,指唐肅宗上元二年(761年)下令祭祀時改用煮熟的祭品,後因魚朝恩建議恢複舊制(使用牲牢,即活體祭品)。類似的記載也見于《舊唐書·禮儀志》。
- 祭祀分類:古代祭祀根據對象不同,祭品形式有所區别。例如,“圓丘方澤”(祭天地)通常用太牢(牛、羊、豬三牲),而宗廟祭祀可能臨時改用“獻熟”。
3.補充說明
- 字義解析:“熟”指食物烹煮至可食用狀态(如解釋),引申為加工後的祭品;“獻”即進獻、供奉,二者結合強調禮儀的完成形态。
- 現代延伸:部分資料(如)提到“獻熟”被引申為“通過熟人推薦貢獻才能”,但此用法缺乏廣泛文獻支持,可能是現代語境下的衍生含義。
4.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描述古代禮制,尤其是唐代前後的祭祀活動。例如:“皇廟諸祠,臨時獻熟”表明根據祭祀場合靈活選擇祭品形式。
總結來看,“獻熟”的核心含義與古代祭祀禮儀密切相關,需結合具體曆史文獻理解其用法。
網絡擴展解釋二
獻熟的意思
獻熟是一個漢字詞語,其意為将食物或其他物品獻給他人,表示一種奉獻或寄托的行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獻熟的部首是犬(犭)和火(灬),它的總筆畫數為10畫。
來源和繁體
獻熟一詞的來源較為明确,獻字指奉獻,熟字指食物成熟。這個詞通常用于描述一種将食物獻給他人的儀式或行為。在繁體字中,獻熟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獻熟的古代寫法是「獻熟」或「獻熟」。
例句
1. 他把自家養的雞獻熟給鄰居,表示感謝和問候。
2. 祖先的傳統是将豐收的糧食獻熟給神靈,祈求來年的豐收。
組詞
獻禮、獻花、獻血、獻愛心、獻殷勤
近義詞
奉獻、進貢、貢獻
反義詞
索取、占有、據為己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