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制成的印玺。《漢書·百官公卿表上》:“諸侯王, 高帝 初置,金璽盭綬,掌治其國。” 三國 魏 曹植 《上責躬應诏詩表》:“仰齒金璽,俯執聖策。”
“金玺”一詞的解釋可以綜合為以下内容:
金玺(拼音:jīn xǐ)指金制的帝王或諸侯印玺,是古代權力象征物,主要用于官印或皇家文書()。秦代以前,玺的材質多樣(金、玉、銀、銅等),但秦以後逐漸專指帝王玉玺,而“金玺”多用于諸侯或高官()。
“玺”字本身在秦以後特指帝王玉玺,而金玺的材質使用可能因朝代或身份等級有所差異()。如需更多曆史制度細節,可參考《漢書》或古代職官研究資料。
《金玺》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用金做成的玺印。
《金玺》這個詞的部首是王,總共有11個筆畫。
“金玺”一詞最早見于《漢書·漢文帝本紀》:“使奉生前五年五月罷太伯,鳳使持金玺于罷。周流盟誓,網斷幹戈。”這裡指的是漢武帝立奉生(即李廣)為太伯,宣誓天下平定,使用金玺印證。
《金玺》這個詞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金璽」。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金玺》一詞的演變并不顯著。
1. 他得到了一枚古代的金玺。 2. 這個寶庫裡展示了許多曆代帝王的金玺。
金玺:用金做成的玺印
金印:用金材料制作的印章
金寶:珍貴的金飾或金器
金璧:用金子制成的寶石
金印:用金材料制作的印章
金符:用金材料制成的符牌
石玺:用石材制造的玺印
鐵玺:用鐵材料制造的玺印
木玺:用木材制造的玺印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