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houlder] 〈方〉∶肩胛
肩胛。《人民文學》1976年第2期:“幹一天活兒,不但胛子疼,連脖子也疼得動不了。”
“胛子”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胛子”指肩胛,即人體背部與上臂連接的三角形扁平骨骼區域(肩胛骨),也泛指肩部。這一釋義在多個權威詞典中均有提及。
在部分方言中,“胛子”特指肩胛部位,例如:
如需更詳細例句或方言用法,可參考來源網頁(如、7、10)。
胛子是一個漢字詞語,常用作人體解剖學上稱呼人體背部的骨突,即肩胛骨的骨嵴,也指肩胛骨本身。
胛子這個詞的部首是月字旁,總計有9個筆畫。
胛子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說文解字》中解釋為“背中突起之骨”,表明指的是肩胛骨。胛字本義是苦胛的胛,通“胞”。 胞,解釋為“骨胳也。出鳥背,狀如胞胛故也。司馬法胞胲作四也”,意思就是指鳥背部分的骨胳,胛的意思漸漸過渡為肩胛,通常指肩胛骨的骨嵴,也指肩胛骨本身。
胛子的繁體字為胛字。
胛子在古代漢字中的寫法比較稀少,多為胛字加字旁,例如:脊胛、胛背等。
1. 他的背上長滿了瘡痍,尤其是胛子處。
2. 在解剖學課上,我們需要仔細研究肩胛骨和胛子。
肩胛、無背投機取巧、背部、背骨等。
肩胛骨、背骨。
腹部、腹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