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麋脯的意思、麋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麋脯的解釋

幹麋肉。《禮記·内則》:“牛脩、鹿脯、田豕脯、麋脯……皆有軒,雉免皆有芼。” 鄭玄 注:“脯,皆析乾肉也。” 宋 蘇轍 《巫山廟》詩:“神仙潔清非世人,瓦盎傾醪薦麋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麋脯”是一個由“麋”和“脯”組成的複合詞,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麋”指麋鹿(即“四不像”),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鹿科動物,因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而得名。“脯”指肉幹,古代通過腌制、晾曬等工藝制成,便于保存。因此,“麋脯”字面意為用麋鹿肉制成的肉幹。

二、曆史文獻記載

  1. 《禮記·内則》記載了古代祭祀或宴飲中的肉類食物,明确提到“麋脯”與牛脩、鹿脯等并列,鄭玄注“脯,皆析乾肉也”,說明其作為幹肉的用途。
  2. 宋代蘇轍《巫山廟》中“瓦盎傾醪薦麋脯”一句,描繪了以麋脯作為祭品供奉神仙的場景,反映其在古代飲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

三、文化意義

四、現代使用場景

該詞多出現于古籍研究、文學作品或曆史類文本中,現代日常用語已極少使用。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禮記》原文或相關古代飲食文化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麋脯的意思

麋脯是一個有特定意義的詞彙,它指的是麋鹿的幹燥肉。麋鹿是一種生活在亞洲、歐洲和北美洲的大型哺乳動物,因其肉質鮮美被稱為“麋脯”。麋脯常被用作珍貴的食品,也有一定的藥用價值。

拆分部首和筆畫

麋脯的拆分部首是鹿(鹿字旁),由14個筆畫組成。

來源

“麋脯”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麋鹿是一種珍貴的獵物,因此它的肉被人們視為一種美味。為了保存麋鹿肉,人們把它晾曬或熏制,制成了麋脯。

繁體字

“麋脯”的繁體字為「麋脾」。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根據曆代字典的記載,古代使用的字形也有一些變化。然而,幾千年來,“麋脯”的字形并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仍保持現代漢字的形态。

例句

1. 他從國外帶來了一袋美味的麋脯。

2. 這個小店出售各種野味,包括麋鹿肉和麋脯。

組詞

一些與“麋脯”相關的組詞包括:

1. 麋鹿:指的是麋鹿這種動物。

2. 麋皮:指的是麋鹿的皮毛。

3. 麋角:指的是麋鹿的角。

近義詞

與“麋脯”意思相近的詞語有:

1. 鹿肉:指的是鹿類動物(包括麋鹿)的肉。

2. 鹿茸:指的是鹿角的皮膚和絨毛。

反義詞

與“麋脯”意思相反的詞語沒有明确的對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