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松樹與槚樹。 晉 葛洪 《抱樸子·備阙》:“擿齒則松檟不及一寸之筳,挑耳則棟梁不如鷦鷯之羽。” 唐 吳兢 《貞觀政要·禮樂》:“販鬻松檟,依托富貴。”
(2).松、槚二樹常被栽植墓前,亦作墓地的代稱。《北史·隋紀上·文帝紀論》:“墳土未乾,子孫繼踵為戮;松檟纔列,天下已非 隋 有。” 唐 張說 《贈吏部尚書蕭公神道碑》:“松檟雖幽,音徽不昧。” 宋 沉括 《謝谪授秀州團練副使表》:“罪出其身,不使廢松檟之奉。” 清 吳偉業 《永和宮詞》:“ 昭邱 松檟北風哀,南内春深擁夜來。”
“松槚”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因松樹和槚樹常被栽植于墓地,古人以此代指墓葬或陵園。
古籍例證: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出處,可參考《抱樸子》《北史》等文獻,或查閱相關詞典釋義。
《松槚》(音同“底”)是一種植物的名稱,也叫“松屬”或“松樹”。它是常綠針葉樹,是中亞、北美和歐洲的一種樹木,具有堅固的木材和特殊的香味。
《松槚》的部首是“木”,表示它是一個與樹木有關的字。它共有8個筆畫。
《松槚》一詞的來源尚未明确,但可以推測它是由“松”和“槚”這兩個字組成的合成詞。其中,“松”表示該樹木的名稱,“槚”則可能表示這種樹木的某種特征或屬性。
《松槚》的繁體字為“鬆槚”。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松槚的寫法可能會有所不同。根據古籍記載,有些寫作“松楦”、“鬆楦”等。不過,這種變體寫法在現代已經相對較少使用。
1. 那片山林裡有許多高大的松槚,給人一種甯靜的感覺。
2. 他利用松槚制作了一把古琴,音質非常優美。
1. 松樹:指松槚的一種更通俗的稱謂,用于日常口語。
2. 松木:指松槚的木材,廣泛用于建築、家具等領域。
3. 松材線蟲病:一種常見的松槚疾病,會導緻松樹枯萎。
1. 松木:與松槚同屬于松屬的其他樹木。
2. 松香:松槚産生的一種樹脂,可以用于制作香薰和潤滑劑。
在植物名稱上,通常不使用明确的反義詞。因此,松槚沒有明确的反義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