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仿其狀。 宋 梅堯臣 《次韻和馬都官宛溪浮橋》:“在昔 當陽侯 ,建橋臨大川。洪波不為阻,馳道南北連。何此小溪上,拟象坦且平。”
“拟象”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說明:
基本含義
“拟象”由動詞“拟”(模仿)和名詞“象”(形象)組成,意為通過模仿來表現事物的形象或特點。常見于描述藝術創作、表演中對現實事物的模拟效果。
詳細解釋與示例
這一詞語最早可追溯至宋代梅堯臣的《次韻和馬都官宛溪浮橋》詩句:“何此小溪上,拟象坦且平。”此處以“拟象”形容宛溪浮橋模仿平坦大道的形态,強調對實物特征的模仿。
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藝術領域,如形容繪畫、雕塑、戲劇等作品中對自然或現實事物的再現。例如,傳統水墨畫中“拟象”山水的技法,即通過筆墨模仿自然景緻的神韻。
相關擴展
需注意“拟象”與“象征”的區别:前者強調直接模仿,後者側重間接表達抽象概念。例如,用蓮花“拟象”高潔(模仿其形态),而用蓮花“象征”清廉(賦予抽象意義)。
以上信息綜合了權威詞典和古籍用例,完整來源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平台。
拟象,是一個形容詞,表示模仿某種形象或事物。拆分部首為手旁和示旁,構成的筆畫為7畫。
拟象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其繁體字為「擬象」。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擬」字可以通過增加一文手旁和示旁的「息」字旁來寫。
以下是拟象的例句:
1. 他們的演出真是拟象得惟妙惟肖,我們幾乎分辨不出誰是真真假假了。
2. 這個畫家的作品總是能夠拟象出自然界中各種生物的神奇之處。
3. 她練習舞蹈已經很久了,現在已經可以非常拟象地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了。
以下是一些相關的組詞:
1. 拟态:表示模仿某種态度或形态。
2. 模拟:表示通過模仿或仿真來表達或再現某種事物。
3. 模仿:表示按照某種事物的樣式或形态去表現或制作。
以下是一些拟象的近義詞:
1. 模拟:通過模仿來表達某種形象。
2. 仿真:用于指模仿某種事物的真實程度。
3. 模仿:按照某種事物的樣式或形态去表現。
以下是一些拟象的反義詞:
1. 原創:表示創作出獨特的、沒有參考的新事物。
2. 真實:表示事物呈現出真實的形态或者表現出真實的特征。
3. 實景:表示以真實場景作為參照的表演或者創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