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猶言何須煩勞,用不着。《三國演義》第九六回:“ 趙雲 慌忙下馬伏地曰:‘敗軍之将,何勞丞相遠接?’” 清 李漁 《奈何天·鬧封》:“收拾殘經别法王,袈裟脫去換霓裳。初來不為求超脫,臨去何勞懺罪殃。”
承受煩勞。《敦煌變文集·長興四年中興殿應聖節講經文》:“可憎猧子色茸茸,擡舉何勞餧飼濃。” 蔣禮鴻 通釋:“何勞,同‘荷勞’,承荷煩勞的意思。”
“何勞”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何須煩勞,用不着”,常用于表達“不需要麻煩/勞煩”的語境。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該詞由疑問詞“何”與動詞“勞”組成,字面可理解為“何必勞煩”。在具體使用中,常帶有委婉拒絕或自謙的語氣。例如《三國演義》中趙雲所言:“敗軍之将,何勞丞相遠接?”即通過“何勞”表達“不值得您親自迎接”的謙遜态度。
語境與用法
特殊含義争議
部分文獻(如)提出“何勞”可能通假“荷勞”,有“承受煩勞”之意,但此解釋較少見,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
建議:若需分析古典文獻中的“何勞”,建議結合上下文判斷其具體指向。日常使用中,該詞更偏向“無需勞煩”的客套表達。
何勞(hé láo)是一個常用的成語,形容某一行為或者做某件事情是多餘或者沒有必要的,強調不需要費力去做某事。
何勞由“人”和“力”兩個部首組成,共有11畫。
《論語·公冶長》:“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憂臣勞,謂之聰。”後被用來表示不必要的勞動。
何勞(hé láo)是何勞在繁體中文字體的拼音寫法。
古時候何字寫作苛,勞字寫作勞。
1. 他說:“何勞動員,自覺自願,誰願當兵就當兵,誰不願就不當。” 2. 我們的工作已經完成了,不知還有何勞?” 3. “何勞動員?”他歎息着說。“我會帶着我的小隊自發地為祖國奮鬥。”
何苦、何須、何必、何時、何地、何在
何須、何必、何苦
有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