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金星的意思、金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金星的解釋

(1) [Venus]∶按照離太陽距離排為第二的行星,公轉一周224.7天,自轉一周243天

(2) [star]∶眼睛幻覺中的金色像星的小點

眼前金星亂飛

詳細解釋

(1).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我國古代把金星叫做太白星,早晨出現在東方時叫啟明,晚上出現在西方時叫長庚。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金星将婺女争華,麝月與 常娥 競爽。”《詩·小雅·大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 宋 朱熹 集傳:“啟明、長庚,皆金星也。”

(2).閃爍的火花。 唐 李端 《度關山》詩:“拂劍金星出,彎弧玉羽鳴。” 前蜀 韋莊 《秦婦吟》:“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煙烘烔。” 徐遲 《狂歡之夜》:“立刻市鎮在爆竹金星的飛舞裡狂歡而且飛舞了。”

(3).指琴上的金色轸。 唐 程長文 《銅雀台怨》詩:“雄劍無威光彩沉,寳琴零落金星滅。” 元 汪克寬 《題道士張湛然彈琴詩卷》詩:“ 嶧山 白桐千年枝,金星爛爛蛇蚹皮。”

(4).泛指音律。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公( 張文和 )為大學士 文端公 之子,一生富貴,而獨缺 東山 絲竹之好,何耶?豈金星不入命之故耶?”

(5).見“ 金星石 ”。

(6).頭暈眼花時感到眼前出現的星點。《西遊記》第二七回:“耳中鳴玉磬,眼裡幌金星。”《紅樓夢》第五二回:“隻覺頭重身輕,滿眼金星亂迸,實實掌不住。” 巴金 《狗》:“我隻聽見這句話,便覺得頭昏腦脹,眼睛裡有好多金星在跳。”

(7).金黃色的五角星。如:金星勳章。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金星是漢語中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其核心解釋可分為以下三方面:

一、天文學概念

指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距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中國古代稱其為「太白」「啟明」或「長庚」,因表面覆蓋濃厚雲層且反光率高,成為夜空中最亮的星體。《漢語大詞典》将其定義為「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遠近的次序計為第二顆」,而《現代漢語詞典》補充其「公轉周期約224.7天,自轉方向與其他行星相反」的特征。

二、生理現象

描述人體因頭部受擊或過度疲勞時,眼前出現的閃爍光點。此用法源自視覺神經受刺激産生的生理反應,《現代漢語規範詞典》記載「比喻眼前出現的星狀光點,多由眼部受擊或腦部供血不足引起」。

三、文化象征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金星被視為五行中「金」的象征,與方位西方、季節秋季相關聯。道教典籍《雲笈七籤》将其納入「七曜」系統,賦予「主殺伐與變革」的星象學意義。《中國神話傳說詞典》則記載其拟人化形象「太白金星」,常以白須老者形象出現在文學作品中,擔任玉皇大帝的信使角色。

網絡擴展解釋

“金星”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天文學中的金星(太陽系行星)

  1. 基本屬性
    金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按距離太陽由近及遠排序為第二顆,公轉周期約224.7天,自轉周期243天且方向為逆向(自東向西)。中國古代稱其為“太白”“啟明”(晨星)或“長庚”(昏星),西方則以羅馬神話中的愛神維納斯(Venus)命名。

  2. 環境特征

    • 大氣層:主要由二氧化碳(97%)構成,存在硫酸雲層,溫室效應極強,地表溫度高達約480℃。
    • 地貌:表面較年輕,形成于300萬至500萬年前,反射陽光能力極強,是夜空中最亮的自然天體之一。

二、生理現象(視覺幻覺)

指因頭暈、疲勞或外力撞擊導緻眼前出現閃爍的星狀光點,如“眼前直冒金星”。

三、人物:金星(中國舞蹈家、主持人)

  1. 個人成就
    金星(1967年生于沈陽)是中國現代舞先驅,創建首個民營現代舞團“金星舞蹈團”,曾獲美國國際舞蹈節大獎、法蘭西藝術與文學騎士勳章等榮譽。

  2. 跨界發展
    2010年代轉型為脫口秀主持人,代表作包括《金星秀》《舞林大會》等,以犀利點評風格聞名。

四、其他含義

如需進一步了解某方面細節,可查閱相關權威來源(如搜狗百科、科學文獻等)。

别人正在浏覽...

抱布貿絲寶惜背熟焙炙便風兵府冰瓯才缊赤躶彫弛豆稭督檢發言盈庭忿怼輔酶俯泣共遞共勤怪來骨骸鬼搗好乖何遽河陽色弘偉畫報互辭狐襟貉袖加碼解脫履急徽金鶴罏謹行儉用句辀離言馬缰繩沒溜兒媚柔夢夢佞史扒分前庭懸魚窮峽塞門傻白生孩石帆樞憲聳壑淩霄歲豐髓海所有品堂皇正大跳到黃河也洗不清晚運為裘抆飾誤書骛望小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