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府的意思、兵府的詳細解釋
兵府的解釋
掌管國家軍事要政的官府,特指 宋代 的樞密院。《宋史·歐陽修傳》:“ 修 在兵府,與 曾公亮 考天下兵數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遠近,更為圖籍。” 宋 蘇轍 《賀孫樞密啟》:“王畿報政,兵府登賢。”
詞語分解
- 兵的解釋 兵 ī 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沒有沾血,指不經過戰鬥而取得勝利)。 戰士,軍隊: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見(指武裝沖突)。 與軍事或戰争有關事物的統稱:兵法。兵家。兵機。兵釁(戰争的争端
- 府的解釋 府 ǔ 儲藏文書或財物的地方:府庫。天府。 舊時封建貴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中國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區域名,等級在縣和省之間:開封府。府尹。府治。府試。首府。 國家行
網絡擴展解釋
“兵府”是一個曆史詞彙,主要含義如下:
一、基本定義
“兵府”指掌管國家軍事要政的官府,特指宋代樞密院。樞密院是宋代最高軍事機構,負責軍機要務、邊防調度等職責。
二、曆史背景與職能
- 宋代軍事核心機構
宋代樞密院與中書省并稱“二府”,分管軍事與行政。據《宋史·歐陽修傳》記載,歐陽修任職兵府時曾與曾公亮共同編修全國軍事圖籍。
- 職能範圍
包括軍隊編制、邊防部署、軍事情報等,如《賀孫樞密啟》中提到的“兵府登賢”即指樞密院選拔軍事人才。
三、例句與用法
- 文獻例句:
“修在兵府,與曾公亮考天下兵數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遠近,更為圖籍。”(《宋史·歐陽修傳》)
- 現代語境:
曆史小說中可能用“總兵府”代指地方軍事機構,例如:“總兵府駐兵使用過的古井七口。”
四、補充說明
“兵府”一詞現代已不常用,主要用于曆史文獻或相關研究。其核心含義始終圍繞軍事管理職能,與“政事堂”(行政機構)形成宋代“文武分治”的典型體系。
如需進一步了解宋代軍事制度,可參考、8、10的原始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兵府》一詞意指軍隊的機關或場所,拆分部首為“八”和“廣”,筆畫由13畫組成。該詞來源于古代軍事制度,用于指代集中管理兵員和軍事事務的地方。在繁體字中,兵府的寫法保持不變。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兵府》一詞的基本含義并未改變。以下為一些寫法的例子:
- 兵廩:古代軍隊糧倉的名稱。
- 兵庫:軍隊的倉庫或庫房。
- 兵舍:軍隊宿舍或住所。
以下是一些與《兵府》相關的例句:
1. 他在兵府工作已有多年。
2. 我們需要向兵府彙報本周的軍事演習進展。
組詞方面,可以有以下例子:
1. 兵器:指軍隊使用的武器裝備。
2. 兵種:指軍隊按照不同職能和作戰任務劃分的類型。
3. 兵員:指軍隊中的官兵成員。
近義詞可以有:
1. 軍營:指軍隊駐紮或訓練的地方。
2. 軍官:指軍隊中的高級指揮官或管理人員。
反義詞可能沒有直接的對應,但可以用一些詞語來表示相反的意義,如非軍事領域的辦公室、學校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