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制鶴形香爐。 清 錢謙益 《經筵記事》詩之八:“金鶴罏然異域香,侍臣卻立正相望。”自注:“金鶴香爐下,展書官對立之處。今鶴為人盜去,不問。” 錢曾 箋注引 尹直 《蹇齋瑣綴錄》:“ 文華殿 内寶座之南,設金香罏,左右各一。”
“金鶴罏”的解釋存在兩種不同角度的釋義,需結合語境判斷:
部分文獻(如清代錢謙益詩作)提到“金鶴罏”指黃金制成的鶴形香爐,用于宮廷或特定儀式中。但此解釋權威性較低,可能與“罏”字的古義(香爐)相關,需結合具體文本分析。
《金鶴罏》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由三個字組成。它的意思是“金色的鶴罐”,指的是一種用金屬制成的鶴形酒具。
《金鶴罏》的第一個字“金”是由“金”部首組成,它的拼音是“jin1”,有8畫。
《金鶴罏》的第二個字“鶴”是由“鳥”部首和“隻”偏旁組成,它的拼音是“he4”,有16畫。
《金鶴罏》的第三個字“罏”是由“缶”部首和“錄”聲旁組成,它的拼音是“lu4”,有13畫。
《金鶴罏》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可以追溯到唐代的記載。它描述了一種精美的酒具,用來盛放美酒,通常是以金屬制成,并以鶴的形象作為裝飾。這種酒具在古代被視為貴重的藝術品,被用于宮廷和貴族的宴會上。
繁體字形式下,《金鶴罏》的寫法為《金鶴罏》。
在古代,漢字的形式和書寫方式會有一些差異。根據古代史書和古籍的記載,可以得知《金鶴罏》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如下:
金:金字上方有一橫,類似現代字形中的“井”。
鶴:鶴字的古代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隻是結構稍有不同。
罏:罏字的古代寫法中,上方為“缶”字,下方為“合”字。
1. 他展示了一隻由《金鶴罏》制成的酒具,讓大家都贊歎不已。
2. 這個酒壇的外觀像一隻優雅的《金鶴罏》,散發着迷人的金色光芒。
組詞:金鶴、鶴罐、金器、罏酒。
近義詞:金鶴瓯、金鶴杯、金鶴觞。
反義詞:白鶴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