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誤書的意思、誤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誤書的解釋

文字上有錯誤的書籍;誤字。《北齊書·邢卲傳》:“有書甚多,而不甚讐校。見人校書,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書至死讀不可遍,焉能始復校此。且誤書,思之更是一適。’”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評詩》:“ 東坡 《春帖》用‘翠管銀罌’,出 老杜 《臘日》詩,而注者改為‘銀鉤’,此 邢子才 所以有日思誤書之語也。” 宋 周密 《齊東野語·四皓名》:“按《三輔舊事》雲:‘ 漢惠帝 為四皓作碑,當時所鐫,必無誤書。’”《清史稿·文苑傳一·陸圻》:“性穎異,善思誤書。嘗讀《韓非子》‘一從而鹹危’,曰:‘是“一徙而成邑”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誤書”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以從以下角度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詳細解釋

  1. 動詞性含義
    指因疏忽、粗心或不仔細導緻的書寫或傳抄錯誤。例如古代文獻傳抄時因字形相近、讀音相似産生的訛誤()。北宋邢卲曾言:“誤書,思之更是一適”,體現古人對待錯誤的豁達态度。

  2. 名詞性含義
    指存在文字錯誤的書籍或具體錯字。如《北齊書》記載的校書轶事,以及蘇轼詩中被誤改的“銀鉤”案例()。


三、使用場景


四、延伸思考

“誤書”現象反映了語言文字傳播中的複雜性。古代印刷技術不發達時,抄寫錯誤頻發,甚至可能影響後世對原文的理解。現代雖技術先進,但文字處理中的筆誤、排版錯誤仍可稱為“誤書”()。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案例或語言學分析,可參考《困學紀聞》《北齊書》等文獻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誤書》的意思

《誤書》指的是寫錯或犯錯誤的書籍。它可以指作者在書中錯誤陳述事實、錯誤使用語言等,也可以指編輯或校對過程中的錯誤。

《誤書》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誤書》這個詞可以拆分為兩個部首,分别是“讠”和“書”。其中,“讠”是漢字的“讠(言字邊)”部,“書”是漢字的“絞絲旁”部。它們的筆畫數分别是2和10。

《誤書》的來源

《誤書》一詞的來源于中文詞彙的演變和使用。它是由義項相近的兩個漢字組成,形成了一個代表特定意義的詞組。在日常語言中,人們用這個詞來描述書籍中的錯誤。

《誤書》的繁體

《誤書》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誤書」。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和現代有所不同。雖然《誤書》一詞在古代也存在,但它的字形可能會有所不同,具體要根據年代和版本進行考證。

《誤書》的例句

1. 他在這本書中發現了幾處明顯的誤書。
2. 這是一本充滿了誤書的教科書,導緻學生們對知識理解産生了困惑。

《誤書》的組詞

除了《誤書》這個詞外,還可以根據需要組成其他相關的詞彙,如“誤導、書寫、校對”等。

《誤書》的近義詞

近義詞可以是“錯誤書”、“犯錯之書”等。

《誤書》的反義詞

反義詞可能是“正書”、“正确之書”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