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珊瑚蟲的一種。呈樹枝形,骨骼為角質,著生于海底岩礁間。骨骼中之紅色節片可為裝飾品。 晉 左思 《吳都賦》:“石帆水松,東風扶留。”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八·石帆》﹝集解﹞引 大明 曰:“石帆紫色,梗大者如筋,見風漸硬,色如漆,人以飾作珊瑚裝。”
“石帆”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基本定義
石帆是珊瑚蟲的一種,屬于腔腸動物門。其群體呈樹枝形,骨骼為角質,通常附着于海底岩礁間生長。
形态與特征
藥用價值
中醫記載石帆可入藥,具有活血、通淋的功效,主治閉經、石淋(泌尿系統結石)等症,藥用部分為其群體結構。
指中國浙江省樂清市下轄的石帆街道,位于樂清市中部,面積約31.95平方千米,毗鄰虹橋鎮、淡溪鎮等地。
石帆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由石頭制成的帆狀物。石帆常用來形容山峰或石崖上突起的岩石,形狀猶如船帆。
石帆的部首是石(石字旁),由兩個部首構成,分别是石和巾。石帆的總筆畫數為12畫。
石帆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獻,最早出現在《莊子·逍遙遊》一篇中。在現代漢字中,石帆使用簡化字書寫,沒有繁體形式。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石帆的形狀稍有不同。石帆的古字形為「石川」,第一部分「石」和現代寫法相同,第二部分「川」代表了水流的意象,表達了石帆猶如在水流中飄動的形象。
1. 登上山頂,遠望,隻見石帆伫立,氣勢雄偉。
2. 夜幕降臨,月光映照下,石帆如夢境般美麗。
組詞:石帆如山(形容石帆造型壯觀)、探幽石帆(指攀登山間石帆)、石崖石帆(形容石崖突兀如帆)。
近義詞:山帆、岩帆。
反義詞:平坦、無石。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