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媚柔的意思、媚柔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媚柔的解釋

柔順奉承。 宋 王安石 《贈曾子固》詩:“挾才乘氣不媚柔,羣兒謗傷均一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媚柔”的漢語詞典釋義

“媚柔”是一個複合形容詞,由“媚”與“柔”二字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姿态、神情或氣質嬌媚溫順,常隱含刻意讨好的意味。以下從權威詞典角度分述:


一、單字釋義與合成詞義

  1. 媚(mèi)

    • 本義:美好、可愛。《說文解字》釋為“說(悅)也”,指通過姿态或言行取悅他人。
    • 引申義:谄媚、逢迎,如“獻媚”“媚态”。
    • 權威參考: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有意讨人喜歡;巴結" 。

  2. 柔(róu)

    • 本義:溫和、不剛硬。《說文解字》釋為“木曲直也”,後泛指柔軟、順從。
    • 引申義:性情溫婉,如“溫柔”“柔順”。
    • 權威參考:

      《漢語大詞典》:"柔和;溫順;不強烈" 。

  3. 合成詞“媚柔”

    • 整體含義:兼具“媚”的嬌俏讨喜與“柔”的溫順柔和,形容一種刻意展現的、以柔順姿态取悅他人的氣質或行為。
    • 情感色彩:多含貶義,暗含虛僞或矯飾成分。
    • 權威參考: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嬌媚而溫柔(多含貶義)" 。


二、典型使用場景與例句

  1. 文學描寫:
    • 用于刻畫人物神态,如:“她低眉淺笑,言語間帶着幾分媚柔,卻令人覺得不夠真誠。”(參考《漢語形容詞用法詞典》)。
  2. 行為評價:
    • 形容刻意放低姿态以博取好感的行為,如:“他的媚柔之态,實為趨炎附勢。”

三、近義詞辨析

詞語 核心差異
柔媚 側重自然柔美(如“柔媚的春光”),貶義較輕
溫順 強調本性順從,無刻意讨好之意
谄媚 貶義更重,直指卑劣奉承

四、權威引用來源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2.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11.
  3. 李行健.《現代漢語規範詞典》.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4. 鄭懷德等.《漢語形容詞用法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03.

(注:因部分原始文獻無公開電子版鍊接,此處标注權威出版物信息以供查證。)

網絡擴展解釋

“媚柔”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詳細解釋:

1.基本釋義

媚柔(拼音:mèi róu)指“柔順奉承”,通常形容人在言行中刻意迎合他人以博取好感,帶有一定貶義色彩。該詞由“媚”(讨好、谄媚)和“柔”(溫順、柔和)組合而成,強調表面順從但缺乏獨立性的特質。

2.引證與出處

這一詞語最早見于宋代文學家王安石的《贈曾子固》一詩:“挾才乘氣不媚柔,羣兒謗傷均一口。”此處以“不媚柔”贊美曾鞏(字子固)不阿谀逢迎、堅守氣節的高尚品格。

3.用法與語境

4.近義詞與相關詞

5.辨析與注意

“媚柔”與單純形容性格溫“溫柔”不同,其核心在于“刻意讨好”,需根據具體語境判斷是否含貶義。例如古典文學中可能偏中性,而現代使用多帶負面評價。

如需進一步了解詩詞背景或例句,可參考《贈曾子固》原文及相關注釋。

别人正在浏覽...

襃遷撥遣草迷長江三日潮熱茶磚乘險抵巇揣摩次室大規模大圓督笞敦世厲俗度紙二豎為虐訪真帆力犯尾發縱指示幅員幹闌歌骊瓜子玉鬼蝶酣饫懷術講析箋檄蛟眉家緣過活孑輪幾及糾發口伐誇傲鵾化蓮的六一詩話砻砻卵育魯兩生漫幻茅苫門宦妙訣妙染儜陋癖王切诋羣蟻潰堤商周飾匿坦克貪赇廷議土耦人途窮日暮溫家鏡文圃仙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