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金星的意思、金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金星的解释

(1) [Venus]∶按照离太阳距离排为第二的行星,公转一周224.7天,自转一周243天

(2) [star]∶眼睛幻觉中的金色像星的小点

眼前金星乱飞

详细解释

(1).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我国古代把金星叫做太白星,早晨出现在东方时叫启明,晚上出现在西方时叫长庚。 南朝 陈 徐陵 《<玉台新咏>序》:“金星将婺女争华,麝月与 常娥 竞爽。”《诗·小雅·大东》“东有啟明,西有长庚” 宋 朱熹 集传:“启明、长庚,皆金星也。”

(2).闪烁的火花。 唐 李端 《度关山》诗:“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 前蜀 韦庄 《秦妇吟》:“火迸金星上九天,十二官街烟烘烔。” 徐迟 《狂欢之夜》:“立刻市镇在爆竹金星的飞舞里狂欢而且飞舞了。”

(3).指琴上的金色轸。 唐 程长文 《铜雀台怨》诗:“雄剑无威光彩沉,寳琴零落金星灭。” 元 汪克宽 《题道士张湛然弹琴诗卷》诗:“ 嶧山 白桐千年枝,金星烂烂蛇蚹皮。”

(4).泛指音律。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公( 张文和 )为大学士 文端公 之子,一生富贵,而独缺 东山 丝竹之好,何耶?岂金星不入命之故耶?”

(5).见“ 金星石 ”。

(6).头晕眼花时感到眼前出现的星点。《西游记》第二七回:“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红楼梦》第五二回:“只觉头重身轻,满眼金星乱迸,实实掌不住。” 巴金 《狗》:“我只听见这句话,便觉得头昏脑胀,眼睛里有好多金星在跳。”

(7).金黄色的五角星。如:金星勋章。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金星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词汇,其核心解释可分为以下三方面:

一、天文学概念

指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距离太阳第二近的行星。中国古代称其为「太白」「启明」或「长庚」,因表面覆盖浓厚云层且反光率高,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体。《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远近的次序计为第二颗」,而《现代汉语词典》补充其「公转周期约224.7天,自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反」的特征。

二、生理现象

描述人体因头部受击或过度疲劳时,眼前出现的闪烁光点。此用法源自视觉神经受刺激产生的生理反应,《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记载「比喻眼前出现的星状光点,多由眼部受击或脑部供血不足引起」。

三、文化象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金星被视为五行中「金」的象征,与方位西方、季节秋季相关联。道教典籍《云笈七签》将其纳入「七曜」系统,赋予「主杀伐与变革」的星象学意义。《中国神话传说词典》则记载其拟人化形象「太白金星」,常以白须老者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担任玉皇大帝的信使角色。

网络扩展解释

“金星”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天文学中的金星(太阳系行星)

  1. 基本属性
    金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距离太阳由近及远排序为第二颗,公转周期约224.7天,自转周期243天且方向为逆向(自东向西)。中国古代称其为“太白”“启明”(晨星)或“长庚”(昏星),西方则以罗马神话中的爱神维纳斯(Venus)命名。

  2. 环境特征

    • 大气层:主要由二氧化碳(97%)构成,存在硫酸云层,温室效应极强,地表温度高达约480℃。
    • 地貌:表面较年轻,形成于300万至500万年前,反射阳光能力极强,是夜空中最亮的自然天体之一。

二、生理现象(视觉幻觉)

指因头晕、疲劳或外力撞击导致眼前出现闪烁的星状光点,如“眼前直冒金星”。

三、人物:金星(中国舞蹈家、主持人)

  1. 个人成就
    金星(1967年生于沈阳)是中国现代舞先驱,创建首个民营现代舞团“金星舞蹈团”,曾获美国国际舞蹈节大奖、法兰西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等荣誉。

  2. 跨界发展
    2010年代转型为脱口秀主持人,代表作包括《金星秀》《舞林大会》等,以犀利点评风格闻名。

四、其他含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方面细节,可查阅相关权威来源(如搜狗百科、科学文献等)。

别人正在浏览...

八百孤寒掰开揉碎鲍肆不就成都淳淑祠位麤坌麤束澹漠道扬逗延峨巍繙经肥田覆窠体附图隔日疟归首皓齿朱唇好约画知嘑尔伙颐伙友建画惊弓之鸟金光草巾褐饥殍蠲忧狂者乐人淩暴灵宠灵女吕武操莽棉花套子藐玩妙义谬耄鸟惊鱼骇暖艳抛亸杞柟欺天罔人色拒设变诗称饰城书业饕口馋舌讨嚣天荫未常渥宠舞弊鲜水先天不足霄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