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樞憲的意思、樞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樞憲的解釋

國家法令。《梁書·徐勉傳》:“自掌樞憲,多所糾舉,時論以為稱職。”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樞憲”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國家法令,常見于曆史文獻中。以下是詳細解釋及補充信息:

詞義解析

  1. 基本含義
    “樞憲”指代國家層面的法令或法規,強調其權威性與核心地位。例如《梁書·徐勉傳》記載:“自掌樞憲,多所糾舉,時論以為稱職”,描述了徐勉執掌國家法令時嚴格執法的形象。

  2. 單字拆解

    • 樞(shū):本義為門軸,引申為“關鍵、核心部分”,如“中樞”“樞紐”。
    • 憲(xiàn):指法令、憲法,如《說文解字》釋為“憲,法也”。

使用場景

該詞多用于古代官方文書或史書,現代漢語中已較少使用。例如宋代慕容彥逢的詩句“樞憲仍圖舊,岩廊慶得賢”,也以“樞憲”指代國家法度。

權威參考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法制相關詞彙,可查閱《說文解字》或《曆代刑法志》等典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樞憲的意思

樞憲(shūxiàn)是一個漢字詞語,其含義是指重要綱領、重要的規章制度,特指國家的基本法規和政治體制。

拆分部首和筆畫

樞憲的部首拆分為木(mù)和宀(mián),共有11個筆畫。

來源

樞憲的來源可以追溯到《詩經·文王之什》中的《關雎》:“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其中的“君子好逑”一詞,後來引申為君子有憲制,即樞憲的由來。

繁體

樞憲的繁體字為「樞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代漢字中的樞憲寫作「樞憲」,其中「樞」為木的本義,表示門軸、中心,「憲」指的是國家的法律規章。

例句

1. 政府在制定新的樞憲方案時需要廣泛征求民意。

2. 修改憲法是對國家樞憲的重要調整。

組詞

1. 樞憲權(shū xiàn quán)

2. 樞憲學(shū xiàn xué)

近義詞

憲法、基本法、章程

反義詞

無樞憲、無綱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