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玉軸裝裱,盛以錦囊。指對書畫作品的珍愛寶藏。 宋 袁文 《甕牖閑評》卷六:“ 蘇東坡 一日得麤紙一幅,題雲:此紙甚惡,止可鑱錢餉鬼而已。餘作字其上,後世當有錦囊玉軸什襲之寵。”
(2).借指名貴的書畫作品。 宋 蘇轼 《次韻米黻二王書跋尾》之二:“錦囊玉軸來無趾,粲然奪真疑聖智。” 宋 陳師道 《答無咎畫苑》詩:“君家畫苑傾 東都 ,錦囊玉軸行盈車。”
“錦囊玉軸”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該成語反映了古代文人對藝術品的敬重态度,與“什襲而藏”“束之高閣”等詞有相似意境,但更強調裝裱的華貴與保存的用心()。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文或曆史背景,可參考《甕牖閑評》及蘇轼、米芾相關文獻。
《錦囊玉軸》指的是一種裝有寶貴物品或秘密情報的袋子或卷軸,常用來比喻珍貴的智慧或聰明才智。它象征着寶藏和智慧的結合。
《錦囊玉軸》的部首拆分為:金、工、示、王、車、⻌、心;總計26個筆畫。
《錦囊玉軸》源自中國古代的典故,最早出自《三國演義》。曹操的謀士郭嘉在臨終前,将自己一生的智慧和經驗記錄在一個錦囊玉軸之中,交給了曹操。歲月流轉,這個故事逐漸演化成了一個流行的成語,用來形容智慧和機智。
《錦囊玉軸》的繁體字為《錦囊玉軸》。
《錦囊玉軸》在古代的漢字寫法是依次為“錦”、“囊”、“玉”和“軸”。這些字的結構和形态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但意思相同。
1. 他的智慧就像是《錦囊玉軸》,隨時準備着為困擾他人的問題提供解決方案。
2. 面對困境,她總是能夠拿出一張《錦囊玉軸》,找到一個出路。
3. 他們家祖傳的《錦囊玉軸》,被認為是一家人的寶貝,代代相傳。
組詞:錦囊、玉軸、秘密、智慧
近義詞:智囊、智謀
反義詞:愚笨、無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