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毫末不劄,将尋斧柯的意思、毫末不劄,将尋斧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毫末不劄,将尋斧柯的解釋

比喻禍害萌生時若不重視,釀成大患,再要消除,就很困難。《孔子家語·觀周》:“勿謂何傷,其禍将長;勿謂何害,其禍将大……焰焰不滅,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終為江河;綿綿不絶,或成網羅;毫末不劄,将尋斧柯。” 王肅 注:“劄,拔也;尋,用者也。”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金人銘》曰:‘涓涓不壅,将為江河;毫末不劄,将尋斧柯。’古聖人所見遠矣。”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毫末不劄,将尋斧柯”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義

該成語比喻禍害在萌芽階段若不及時處理,任其發展成嚴重問題後,再想消除就非常困難,強調防微杜漸的重要性。

二、出處與背景

  1. 經典文獻
    出自《孔子家語·觀周》,原文為:“焰焰不滅,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終為江河;綿綿不絕,或成網羅;毫末不劄,将尋斧柯。”
    其中“劄”意為拔除,“尋”指使用,比喻小問題若不根除,最終需動用更大代價解決。

  2. 後世引用
    清代紀昀在《閱微草堂筆記》中也曾引用此語,進一步強化其警示意義。

三、用法與延伸

四、注意點

部分資料(如)将其解釋為“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标”,但此說法與主流權威釋義不符,可能為誤讀。建議以《孔子家語》及權威詞典的解釋為準。

總結

該成語通過“細小的樹苗不拔除,将來需用斧頭砍伐”的比喻,生動體現了“小事不慎終成大禍”的哲理,具有深刻的現實警示意義。

網絡擴展解釋二

《毫末不劄,将尋斧柯》的意思

《毫末不劄,将尋斧柯》是一句成語,用來形容尋找東西的時候應該從根本着手,從最基本的地方開始尋找。

拆分部首和筆畫

該成語的拆分部首是毛、木、斤、業,筆畫數為12。

來源

這個成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尚書·大禹谟》裡的一段話:“毫末不劄,将尋斧柯。”意思是大禹在治理洪水時,非常注意細節,連毫末之物都不放過,就如同尋找斧柯一般。後來,人們引用了這句話來指尋找事物時要從根本出發。

繁體

《毫末不劄,將尋斧柯》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該成語的字形可能有所變化,不過整體意義和拆分部首并未改變。

例句

他對這個問題的研究非常認真,毫末不劄,将從最基本的開始追尋。

組詞

組詞可以有:毫發不散、斤斤計較、木然不動

近義詞

近義詞可以有:一切從頭開始、從根本着手

反義詞

反義詞可以有:馬馬虎虎、粗枝大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