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丁卯的意思、丁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丁卯的解釋

[Ding Mao,the fourth of the cycle of the sixty in the Chinese Calendar] 六十甲子的第四位

在丁卯 (公元1627年) 三月之望。——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丁卯是幹支序列中的第四位,由天幹“丁”與地支“卯”組合而成,主要用于中國古代紀年、紀月、紀日等時間記錄系統,兼具曆法功能與文化象征意義。其詳細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與曆法應用

  1. 幹支序列定位

    丁卯位列幹支循環的第4位,前為丙寅,後為戊辰。天幹“丁”屬陰火,地支“卯”屬陰木,二者結合形成“木生火”的五行關系,象征能量流轉與動态平衡。

  2. 紀年功能

    丁卯年每60年循環一次。近代丁卯年包括1927年、1987年,下一輪為2047年。古代文獻如《宋史》即以丁卯标注年份,如“乾德五年丁卯”。

  3. 紀月與紀日規則

    • 月份:農曆丁卯月對應地支固定為二月(驚蟄至清明),需匹配天幹“丁”,如2025年丁卯月為公曆3月6日至4月4日。
    • 日期:幹支紀日連續無間斷,丁卯日每60天重複出現,如2025年1月12日、3月13日等均為丁卯日。

二、文化延伸與象征意義

  1. 曆史事件代稱

    丁卯常作為曆史事件标識,如朝鮮“丁卯胡亂”(1627年)指後金入侵朝鮮的戰争。

  2. 命理與民俗應用

    在八字命理中,丁卯被賦予性格隱喻(如“爐中火”命),象征溫和聰慧但易情緒波動;民俗中則用于命名、擇吉等傳統實踐。


三、文字學與語言使用

“丁卯”二字的本義獨立于幹支:


參考資料

《中國古代曆法》,張培瑜,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宋史·太祖本紀》,中華書局點校本。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農曆編算準則》,2017年。

國家授時中心《公農曆轉換系統》,2025年數據。

《朝鮮王朝實錄·仁祖實錄》,韓國國史編纂委員會。

《三命通會·論丁火》,萬民英,明代命理典籍。

《說文解字注》“丁”部,段玉裁,清代。

《甲骨文字典》“卯”部,徐中舒,四川辭書出版社,1989年。

網絡擴展解釋

“丁卯”是中國傳統幹支紀年中的一個組合,具有豐富的文化、五行及象征意義。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幹支基本屬性

  1. 順序與構成

    • 丁卯在六十甲子中排第4位,前為丙寅,後為戊辰。
    • 天幹“丁”屬陰火,地支“卯”屬陰木,二者形成木生火的相生關系。
  2. 五行與納音

    • 丁卯納音為“爐中火”,象征持續燃燒的火焰,如香爐、炊煙等。
    • 木火相生,寓意“木火通明”,常與文明、智慧、玄學相關聯。

二、象義解析

  1. 自然意象

    • 丁為星光、燈火,卯為草木、春天,組合可表“春天的微光”或“花草間的螢火”。
    • 卯木生丁火,也象征持續的能量傳遞,如“星火燎原”之勢。
  2. 人文象征

    • 文字與煙火:丁為文字,卯為紙張,合指書寫;丁火與卯木結合也喻指燒柴做飯、人間煙火。
    • 宗教玄學:丁卯與香爐、寺廟香火相關,常用于象征神秘文化或修行。
    • 結構關聯:如卯榫結構、門戶開合,體現連接與協調。
  3. 性格特質

    • 丁火柔中帶剛,卯木理智有序,丁卯之人常被描述為“熱情而理智的執行者”。

三、其他延伸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幹支曆法或具體年份對照,可參考《五行大義》《滴天髓》等典籍(綜合)。

别人正在浏覽...

案列八髎寶馬香車菶萋避時長系熾然匙子蠢類從目逮獄大小學士德谟克拉西殿頭官定策國老底事端懿風德枎疏光陰似箭過活寒珰懷擔黃父家過老嚼舌嚼黃介紹精光驚濤駭浪井匽九章衣鋸欘坑儒谷孔罅勞教理惡詅癡領有龍床淪漫髦發麻子袍仗棚巷牆屋遷怨屈服遶殿雷瑞禾善熟山左勢利刷拉速度拖逗維梢先妣憲部向量湘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