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高粱。一年生草本植物。稈高葉闊,夏月開花,實赤褐色,為谷類之一。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四:“《莊子》曰:地三年種蜀黍,其後七年多蛇。”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穀二·蜀黍》:“蜀黍……米性堅實,黃赤色,有二種,黏者可和糯秫釀酒作餌,不黏者可以作糕煮粥,可以濟荒,可以養畜。”
“蜀黍”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層含義,需結合其本義和網絡延伸義綜合理解:
蜀黍原指高粱,屬于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常見于我國東北、華北及非洲等地。其特點包括:
在網絡用語中,“蜀黍”是“叔叔”的諧音,特指行為怪異的中年男性,常見于二次元或亞文化語境:
《蜀黍》是指四川方言中對“叔叔”的稱呼。在四川話中,“蜀”即指“四川”,而“黍”則是“粟”的意思,表示對某個年長男性的親切稱呼。
《蜀黍》的部首分别是“虍”和“黍”,共有10個筆畫。
《蜀黍》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由于四川是古代的蜀地,因此對年長男性的稱呼中加上“蜀”的字義。
《蜀黍》的繁體字為「蜀黍」。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蜀黍的字形略有不同,蜀字的虍部分寫作「虍」,黍字的黍部分寫作「竹十」。
1. 我的蜀黍是個很親切和藹的人。
2. 今天蜀黍來了,我們全家都很開心。
蜀黍的組詞有:蜀黍親戚(指蜀黍的親戚),蜀黍生日快樂(祝蜀黍生日快樂)等。
蜀黍的近義詞有:叔父、舅舅、叔叔等。
蜀黍的反義詞是:侄子、外甥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