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池名。池在 宋 京 開封 西鄭門 西北。周圍約九裡。《宋史·太宗紀一》:“﹝ 太平興國 三年﹞詔鑿 金明池 。”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三月一日開金明池瓊林苑》:“三月一日,州西 順天門 外,開 金明池 、 瓊林苑 ,每日教習車駕上池儀範。”《水浒傳》第七二回:“ 金明池 上三春柳,小苑城邊四季花。”亦省稱“ 金明 ”。 宋 蘇轍 《大雪三絕句》:“連歲 金明 不見冰,上春風雪氣稜稜。”
(2).詞牌名。 宋 秦觀 有《金明池》詞。雙調,一百二十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後段十一句,五仄韻。
“金明池”一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結合曆史與文學背景可詳細解釋如下:
地理位置與規模
金明池位于北宋都城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西郊,西鄭門西北側,與瓊林苑南北相對。據記載,池周長達九裡,引金水河注入,池中建有水上殿宇、拱橋等建築。
曆史沿革
文化意義
起源與形式
北宋詞人秦觀首創此調,因詠汴京金明池而得名。雙調一百二十字,前段十句四仄韻,後段十一句五仄韻。
文學應用
後世文人以此詞牌創作,如明代柳如是的《金明池·詠寒柳》,借景抒懷,融合個人際遇與曆史意象。
“金明池”既是北宋皇家園林的實體存在,承載軍事、娛樂雙重功能,也是文學創作中的經典意象。其曆史演變與文化遺産共同構成了這一詞彙的豐富内涵。若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詩詞或考古研究,可參考《東京夢華錄》及現代開封金明池遺址資料。
《金明池》是一個詞語,由兩個漢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金》這個字的部首是《金》,它的筆畫數是8。
《明》這個字的部首是《日》,它的筆畫數是8。
來源:
《金明池》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的名景之一,是一座位于山西省平遙縣的古代遊憩池塘。由于景色優美和曆史悠久,後來逐漸成為詩詞中的意象,形成了這個詞語。
繁體:
《金明池》在繁體中的寫法是「金明池」。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變化很多,因此《金明池》在不同的曆史時期可能有不同的寫法。例如:「金明池」也可以寫作「金明池」。
例句:
1. 他在《金明池》邊欣賞月光的美麗。
2. 我們約在《金明池》見面,一起度過一個愉快的下午。
組詞:
金略、金銀、明星、明亮、池塘。
近義詞:
明媚、明朗、光明。
反義詞:
陰暗、昏暗、黑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