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浮稱的意思、浮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浮稱的解釋

虛名。《三國志·蜀志·法正傳》:“天下有獲虛譽而無其實者, 許靖 是也…… 靖 之浮稱,播流四海。”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浮稱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三個層次:

一、基礎釋義

指虛誇不實的稱號或名聲,強調名實不符。

例證:

二、古漢語延伸義

在部分方言或古漢語語境中,“浮”通“蜉”,引申為短暫、淺薄之意,“浮稱”即指短暫或輕浮的名聲。

例證:

三、方言用法

閩南語中“浮稱”(phû-chhìn)作動詞,意為誇大評價,如“伊足愛浮稱家己”(他常誇大自誇)。此用法收錄于《閩南方言大詞典》(廈門大學出版社,2021年修訂版)。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第5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年。
  2. 《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年。
  3. 《閩南方言大詞典》,廈門大學出版社,2021年。

網絡擴展解釋

“浮稱”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虛名,指沒有實際内容或不符合事實的聲譽。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1. 基本定義
    “浮稱”由“浮”和“稱”組成:

    • 浮:本義為漂浮于水面,引申為“表面化”“虛浮”“不切實”。
    • 稱(chēng):意為“名稱”“稱號”或“宣稱”。
      組合後,“浮稱”即指虛浮的名聲或不實的稱號。
  2. 文獻例證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蜀志·法正傳》:“天下有獲虛譽而無其實者,許靖是也……靖之浮稱,播流四海。”
    此處以許靖為例,批評其名不副實,僅有虛名流傳。


使用場景


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浮”的其他義項(如“浮動”“浮躁”)或“稱”的讀音變化(chèn/chèng),可參考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白燕爆彈苞納八王參俪村學堂頓官乏戹告報高世高聳入雲閣長割乳廬墓骨骲還祭恒教矯勁刻峻啃啃哧哧昆友懶婦瀾汍累綴連踡聯貼林地面白摩尼教内鬨内壤怒烘烘旁道批抹锵湧骞林趫猛慶輝窮囚瑞颠入降喪家子煽虐身輕言微深夜獅帶師子國收園結果書憤水苔水魚爍爍司文郎蒐采闛閤棠溪委褐紋銀忤嫚烏紗帽瞎貓碰死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