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心同力的意思、協心同力的詳細解釋
協心同力的解釋
見“ 協心戮力 ”。
詞語分解
- 協心的解釋 同心,齊心。《書·畢命》:“ 周公 克慎厥始,惟君陳克和厥中,惟公克成厥終,三後協心,同底于道。”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三學士》詩:“協心輔齊聖,政理同毛輶。” 宋 範仲淹 《宋故太子賓客謝
- 同力的解釋 .力量相等。《書·泰誓上》:“同力度德,同德度義。” 孔 傳:“力鈞則有德者勝。”.同事功。《呂氏春秋·應同》:“王者同義,霸者同力。” 畢沅 校正:“《文子》、《淮南》竝作‘同功’。”.齊心協力;共
網絡擴展解釋
“協心同力”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拼音為xié xīn tóng lì,指思想一緻、共同付出努力,強調團隊或群體在目标統一的基礎上齊心協力。與“協心戮力”同義。
2. 出處與典故
- 最早可追溯至漢代賈誼《過秦論》中“天下嘗同心并力攻秦”的表述。
- 清代汪琬《孝陵于役詩後序》明确使用該詞:“凡所簡任,必極一時人才之選,故能協心同力,以左右太平之治。”。
3. 語法與用法
- 詞性:動詞性成語,可作謂語、定語或狀語。
- 適用場景:多用于描述團隊合作、集體行動,如“協心同力推進項目”“幹部群衆協心同力排除險情”。
4. 示例與延伸
- 例句:辛亥革命期間《四川讨滿洲檄》曾用“協心同力,并複中原”鼓舞士氣。
- 近義詞:同心協力、戮力同心;反義詞:各行其是、離心離德。
5. 文化内涵
該成語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對集體力量的重視,強調個體在統一目标下凝聚智慧與行動的重要性。
網絡擴展解釋二
協心同力
《協心同力》是一個常用的成語,意思是指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努力。這個成語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協”和“力”。
部首和筆畫
“協”的部首是“十”,總共有6畫;“力”的部首是“力”本身,總共有7畫。
來源和繁體
《協心同力》是從《禮記·曲禮上》中的“協心同力,故無不能勝也”演化而來。繁體字寫法為「協心同力」。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因時代的變遷而略有不同。在古代文獻中,有時會将“協”寫作“協”,将“力”寫作“力”。
例句
1. 在困境中,我們必須協心同力,才能克服困難。
2. 隻有協心同力,我們的團隊才能取得成功。
組詞
協調、協作、努力、共同、團結。
近義詞
同舟共濟、齊心協力。
反義詞
各自為政、孤芳自賞。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