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池名。池在 宋 京 开封 西郑门 西北。周围约九里。《宋史·太宗纪一》:“﹝ 太平兴国 三年﹞詔凿 金明池 。”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三月一日,州西 顺天门 外,开 金明池 、 琼林苑 ,每日教习车驾上池仪范。”《水浒传》第七二回:“ 金明池 上三春柳,小苑城边四季花。”亦省称“ 金明 ”。 宋 苏辙 《大雪三绝句》:“连岁 金明 不见冰,上春风雪气稜稜。”
(2).词牌名。 宋 秦观 有《金明池》词。双调,一百二十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金明池”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结合历史与文学背景可详细解释如下:
地理位置与规模
金明池位于北宋都城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西郊,西郑门西北侧,与琼林苑南北相对。据记载,池周长达九里,引金水河注入,池中建有水上殿宇、拱桥等建筑。
历史沿革
文化意义
起源与形式
北宋词人秦观首创此调,因咏汴京金明池而得名。双调一百二十字,前段十句四仄韵,后段十一句五仄韵。
文学应用
后世文人以此词牌创作,如明代柳如是的《金明池·咏寒柳》,借景抒怀,融合个人际遇与历史意象。
“金明池”既是北宋皇家园林的实体存在,承载军事、娱乐双重功能,也是文学创作中的经典意象。其历史演变与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了这一词汇的丰富内涵。若需进一步了解相关诗词或考古研究,可参考《东京梦华录》及现代开封金明池遗址资料。
《金明池》是一个词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拆分部首和笔画:
《金》这个字的部首是《金》,它的笔画数是8。
《明》这个字的部首是《日》,它的笔画数是8。
来源:
《金明池》这个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名景之一,是一座位于山西省平遥县的古代游憩池塘。由于景色优美和历史悠久,后来逐渐成为诗词中的意象,形成了这个词语。
繁体:
《金明池》在繁体中的写法是「金明池」。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变化很多,因此《金明池》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有不同的写法。例如:「金明池」也可以写作「金明池」。
例句:
1. 他在《金明池》边欣赏月光的美丽。
2. 我们约在《金明池》见面,一起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组词:
金略、金银、明星、明亮、池塘。
近义词:
明媚、明朗、光明。
反义词:
阴暗、昏暗、黑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