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華麗的帷幔。 唐 孟浩然 《崔明府宅夜觀妓》詩:“畫堂初點燭,金幌半垂羅。”
(2).借指帝王。 南朝 梁 江淹 《建平王慶明帝疾和禮上表》:“玉欞違和,金幌輟念。” 胡之骥 注:“幌,帷幔也。不敢直言聖躬,而託之以玉欞金幌也。”
“金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華麗的帷幔
由“金”(象征華貴)和“幌”(帷幔、帳幕)組合而成,字面指用金飾裝飾的華麗帷幔。這一含義在古典文獻中常見,如唐代孟浩然《崔明府宅夜觀妓》詩:“畫堂初點燭,金幌半垂羅”。
借指帝王
因帝王居所常用華美帷幔裝飾,故“金幌”被引申為對帝王的委婉代稱。例如南朝梁江淹在《建平王慶明帝疾和禮上表》中以“金幌輟念”暗指帝王,胡之骥注:“不敢直言聖躬,而託之以玉欞金幌也”。
部分權威來源(如查字典)提到“金幌”作為成語時,含義為“虛有其表、外表光鮮而内裡空洞”。這一引申義可能源于帷幔的華麗外表與實際功用的對比,但該用法在其他文獻中較少出現,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金幌”一詞需根據上下文區分含義:
《金幌》是一個中國漢字詞語,意思是“金色的簾幕或帷幕”。它可以形容金黃色的帷幔或簾子。
《金幌》的字形由兩個部首組成:金(金字旁)和幌(巾字旁)。它的總筆畫數為23。
《金幌》這個詞最早出現在《煥茂類稿》(明代)一書中,用來描述金黃色的帷幔或簾子。
《金幌》的繁體字為「金幌」,與簡體字相同。
在古代,有時候使用的字形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金的古字形為「釒」,幌的古字形為「帨」。
1. 故宮裡的大殿裝飾得金幌炫目,宛如一座黃金寶塔。
2. 漁船歸港時,海上一片金幌,美不勝收。
金幌可以與其他詞組成複合詞,例如:
金幌飄舞、金幌瓦,金幌閃耀等。
與金幌意思相近的詞語有:金簾、金帏、黃幌等。
與金幌意思相反的詞語有:黑幔、白幇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