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目知眼見的意思、目知眼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目知眼見的解釋

親眼所見。形容熟悉了解。《醒世恒言·張廷秀逃生救父》:“放着恁般目知眼見的到不嫁,難道到在那些酒包飯袋裡去搜覓?”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目知眼見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mù zhī yǎn jiàn,其核心含義強調通過親眼觀察而獲得直接、确鑿的認知。以下從詞典角度對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義

    “目”指眼睛,“知”指知曉,“眼”指視覺器官,“見”指看見。四字組合直指通過眼睛親自看到的事物,從而獲得真實可靠的知識或信息。

  2. 引申義

    強調直接經驗的權威性,與“道聽途說”“耳聞為虛”相對。例如:

    此事乃我目知眼見,絕無虛假。

    (此事是我親眼所見,絕無虛假。)


二、語義解析


三、典籍溯源與權威用例

  1. 《論語》關聯思想

    雖非直接出自《論語》,但契合孔子“目猶不可信”(《論語·顔淵》)的辯證觀——強調親眼所見仍需審慎判斷,反襯“目知眼見”在實證中的基礎地位。

    來源:朱熹《四書章句集注》闡釋“目不可信”時,引申對直接觀察的讨論。

  2. 明清小說用例

    《醒世恒言》中:“須是目知眼見,方為真實”,凸顯其在民間語境中對事實的嚴格标準。

    來源: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五》。


四、近義與反義對比

近義成語 反義成語
耳聞目睹 道聽途說
親眼所見 捕風捉影
百聞不如一見 海外奇談

五、現代應用場景

  1. 司法舉證:法庭強調“目知眼見”的證人證言(如監控錄像、現場目擊)。
  2. 學術研究:實證科學要求數據需通過可觀測實驗獲得(如“實驗結果須目知眼見”)。
  3. 日常溝通:駁斥謠言時常言“這是我目知眼見的,豈能有假?”。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20.
  3. 王力.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M]. 商務印書館, 2015.

網絡擴展解釋

“目知眼見”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2. 出處與例句

3. 用法與結構

4. 近義詞與反義詞

補充說明

該成語在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出現在文學或強調親曆性的語境中。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考證,可參考《醒世恒言》原文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無一失标準時不哼不哈拆毀賜勞詞綴導讀點編點簇飛屧風發豐盈官房觚竹鴻筆麗藻夾腦風檢察廳寄老金钗客揪鬥涓埃之力可風空實匡人擂家漢靈肉隸子弟龍階迷耳靡顔膩理蟠青叢翠偏曲拼鬥潛竄陗直乞鞠齊壘啼烏裙花取暖三日成魄掃滅山溜懾怖射屏實女松葉酒遂事談辯添改甜俗蹄角通裙穨阙壝埒霧紋黠戛斯翔趨相襲仙路鹹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