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觭介的意思、觭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觭介的解釋

單獨,偏于一面。《莊子·天下》“不以觭見之” 唐 成玄英 疏:“觭,不偶也……無涯無緒之談,隨時放任而不偏黨,和氣混俗,未嘗觭介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觭介”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構成需結合單字本義及曆史用例解析:

  1. “觭”的釋義

    據《漢語大字典》記載,“觭”本義指獸角一俯一仰的狀态,《說文解字》釋為“角一俛一仰也”,如《周禮·考工記》有“角不觭”之載,鄭玄注:“觭,謂角一低一仰”。後引申為單數、不均衡之意,如《莊子·天下》載“以觭偶不仵之辭相應”。

  2. “介”的訓诂

    《爾雅·釋诂》釋“介”為“大也”,《說文解字》解作“畫也”,甲骨文中象形為甲殼之紋。其核心義項包含間隔(如《左傳·襄公九年》“介居二大國之間”)、甲胄(如《禮記·曲禮》“介胄則有不可犯之色”)等。

  3. 複合詞推測義

    “觭介”未見于傳世文獻核心用例,或為古代特定語境下的組合詞。按訓诂學“合二字成文”原則,可解作:

    • 形态義:指動物甲殼或角狀物的傾斜交錯形态
    • 引申義:喻事物間不均衡的間隔狀态

      此解可參段玉裁《說文解字注》“凡觭者皆取角之偏舉”及王念孫《廣雅疏證》“介之言界也”的互證關系。

主要參考資料:

  1.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第二版)
  2.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3. 王念孫《廣雅疏證》
  4.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

“觭介”可能是“狷介”的筆誤。“狷介”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uàn jiè,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詞義解析

  1. 拘謹謹慎
    指行事小心、不敢冒進。
    出處:《國語·晉語二》提到“小心狷介,不敢行也”,意為因謹慎而不敢貿然行動。

  2. 正直孤高,不隨波逐流
    形容人潔身自好,堅守原則,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出處:

    • 蘇轼《賈誼論》稱賈誼有“狷介之操”;
    • 《三國志·魏書·田疇傳》記載田疇因“狷介違道”被彈劾。

用法與示例


注意

“狷介”與“偪介”(bī jiè,意為迫近)、“觭”(jī/qí,指獸角或單數)等詞無關。若需進一步考證其他詞彙,建議提供具體出處或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白鼋襃赉誖暴别敬蔽固比來擘窠谄心鈔略乘法春農麤暴打電話打胡哨黵易等分典圖調禦遞送鬥試都護厄窮翻唇弄舌關覆洪算缣練郊社甲乙丙丁解韨金翅擘海精辯旌陽積祘亟務基因突變居卑枯魚磊佹類族靈影離桡吏役路鼗悶騰騰辇篷盤道仆纍切螞穰災弱肉強食沈湘樞密書通二酉四番甜冰停落微歌尾鬣為什校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