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陽的意思、旌陽的詳細解釋
旌陽的解釋
指 晉 仙人 許遜 。 遜 曾任 蜀 旌陽 縣令,故稱。他曾學道于 大洞君 吳猛 ,後因 晉 室亂而棄官東歸。相傳于 東晉 孝武帝 太康 二年,在 洪州 西山 全家升仙而去。 宋 姜夔 《鹧鸪天》詞序:“古楓, 旌陽 在時物也。” 明 屠隆 《綵毫記·乘醉騎驢》:“簿書作令休雲俗, 勾漏 旌陽 俱是仙。”參閱《太平廣記》卷十四引《十二真君傳·許真君》。
詞語分解
- 旌的解釋 旌 ī 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旌旗。旌銘(舊時喪禮,柩前書死者姓名的旗幡)。 表揚:旌表。 筆畫數:; 部首:方; 筆順編號:
- 陽的解釋 陽 (陽) á 明亮。 中國古代哲學認為宇宙中通貫所有物質的兩大對立面之一,與“陰”相對:一陰一陽謂之道。陰陽二氣。 指“太陽”:陽光。陽面。陽曆。向陽。夕陽。 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多用于地名):衡陽
專業解析
旌陽,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
古地名(今湖北省枝江市)
- 詳細解釋:旌陽是古代的一個地名,位于現今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境内。曆史上曾在此設縣,稱為旌陽縣。該地名承載了該地區的曆史地理信息。
- 權威引用:
- 《漢語大詞典》:明确收錄“旌陽”詞條,釋義為“古縣名。故城在今湖北省枝江縣北。”
- 《水經注·江水》:作為古代重要的地理著作,其中記載了江水流經的區域,旌陽作為古地名在相關流域的記載中可能出現。
- 《中國曆史地名大辭典》:對旌陽古縣的地理位置、建置沿革有詳細考證。
-
道教人物許遜的别號
- 詳細解釋:旌陽是晉代著名道士許遜的别號(或尊稱),常稱“許旌陽”。許遜(239-374),字敬之,是道教淨明道(或稱淨明忠孝道)的祖師,被尊為“許真君”。傳說他在四川旌陽縣(一說即湖北古旌陽,但更普遍的說法是其曾任四川旌陽縣令)任縣令時,為官清廉,政績卓著,且道法高深,有斬蛟治水、濟世救民的諸多神迹。後世道教尊奉他為“感天大帝”,民間信仰中亦極受尊崇。
- 權威引用:
- 《漢語大詞典》:在“旌陽”詞條下亦注明“指晉仙人許遜。遜曾任蜀旌陽縣令,故稱。”
- 《雲笈七籤》:這部重要的道教類書收錄了大量道教文獻,其中包含關于許遜(許旌陽)生平、事迹和神異記載的篇章。
- 《曆世真仙體道通鑒》:道教重要的神仙傳記總集,其中必有詳細記載許遜(許旌陽)的傳記。
- 文化影響:許旌陽信仰在中國南方,尤其是江西地區影響深遠,南昌西山萬壽宮是其祖庭,相關的祭祀活動(如“萬壽宮廟會”)和傳說(如“鐵柱鎮蛟”)流傳廣泛,成為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網絡擴展解釋
“旌陽”一詞的含義可從多個維度解析,綜合搜索結果中的信息如下:
一、基本含義
-
字面本義
- 旌:指古代用五色羽毛裝飾的旗子,引申為表揚、表彰(如“以旌其美”)。
- 陽:指太陽、光明,也代表中國古代哲學中與“陰”對立的陽面,象征溫暖、積極。
組合成詞後,字面可理解為“旗幟在陽光下飄揚”,常形容氣勢恢宏、聲名顯赫。
-
地理指向
曆史上“旌陽”是蜀國都城(今四川德陽旌陽區),因劉備故鄉而聞名,後成為地域代稱。
二、曆史典故與引申義
-
仙人許遜的代稱
晉代道士許遜曾任蜀地旌陽縣令,故稱“旌陽”。他師從吳猛,後棄官修道,傳說在東晉太康二年(公元281年)于洪州西山攜全家升仙,成為道教著名人物。
例句:宋代姜夔《鹧鸪天》詞序中提到的“旌陽”即指許遜。
-
文化意象
因許遜的傳說,“旌陽”被賦予超凡脫俗、得道成仙的象征意義,常與隱逸、仙道文化關聯。
三、作為人名的寓意
現代取名中,“旌陽”結合兩字内涵:
- 旌:象征榮譽、威嚴;
- 陽:寓意光明、溫暖。
整體寄托了對個人氣度恢宏、才華出衆的期許,也隱含積極向上的哲學觀。
“旌陽”既可指代曆史地名、道教人物,也可作為具有文化深意的名字,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若需進一步考證細節(如許遜生平),可參考《綵毫記》《鹧鸪天》等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按捺不下表貉塵言倒打一耙吊名東方星敦逼二政放大鏡防空壕封墳覆佑隔遠鬼嘴果敢皇太妃家術空劣狼胡浪迹天下老化斂蛾廉敬翎鬣龍辔路人皆知髦期煤氣罐媒證綿蠻木栖孥累旁愛平當強求起窠情厚請示肉裡錢茹菜散花天女山脈善最神寝蜃竈奢佚食肉石罅熟皮堂吏踏雪尋梅天馬天水碧苕嶢同流合汙同心竭力委纡無幾限局小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