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窮的意思、厄窮的詳細解釋
厄窮的解釋
艱難困苦。 漢 劉向 《列女傳·衛寡夫人》:“厄窮而不閔,勞辱而不苟,然後能自緻也。” 宋 蘇轼 《與元老侄孫書》之二:“旅況牢落,不言可知。又 海南 連歲不熟,飲食百物艱難;及 泉 廣 海舶絶不至,藥物醬酢等皆無,厄窮至此,委命而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錦瑟》:“吾家娘子憫君厄窮,使妾送君入安樂窩,從此無災矣。” 朱祖謀 《半塘定稿序》:“其遇厄窮,其才未嘗厥施,故鬱伊不聊之概,一於詞陶寫之。”
詞語分解
- 厄的解釋 厄 è 困苦、災難:厄運。厄境。 阻塞:阻厄。 險要的地方:險厄。 木節。 沒有肉的骨頭。 筆畫數:; 部首:廠; 筆順編號:
- 窮的解釋 窮 (窮) ó 缺乏財物:貧窮。窮苦。窮則思變。 處境惡劣:窮困。窮蹙。窮窘。窮當益堅(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窮而後工(舊時指文人處境窮困,詩就寫得好)。 達到極點:窮目。窮形盡相。窮兵黩武。
網絡擴展解釋
“厄窮”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含義
拼音為è qióng,意為極度貧困、生活困苦,形容人陷入無法改善的艱難境遇。
二、詞源解析
由“厄”和“窮”組成:
- 厄:指遭遇災難或困厄;
- 窮:指貧窮、困苦;
兩者疊加強調物質與精神的雙重困境。
三、使用場景
- 描述個人或家庭的經濟困頓,如蘇轼《與元老侄孫書》中“厄窮至此,委命而已”;
- 引申為地區或國家的貧困狀況;
- 文學作品中表現人物堅韌精神,如陸遊詩句“厄窮蘇武餐氈久”。
四、經典出處
- 最早見于漢代劉向《列女傳》:“厄窮而不閔,勞辱而不苟”;
- 清代蒲松齡《聊齋志異》亦用此詞描寫困境。
五、近義詞
艱難困苦、貧病交加、饑寒交迫
若需更多例句或相關詩詞引用,可參考《蘇轼文集》《陸遊詩選》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厄窮這個詞是指困苦、貧困的狀态。它的拆分部首是厄和窮,厄的部首是廠,窮的部首是穴,它們的筆畫分别是4畫和7畫。
《厄窮》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在古漢語中,厄指困苦、不幸的意思,窮指貧困、貧困的狀态。這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厄窮這個詞,表示極度貧困的狀态。
在繁體字中,厄和窮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厄的古代漢字寫法是⺆廠,窮的古代漢字寫法是⺼鬲。這些古代的字形在現代漢語中已經很少使用了。
例句:他家境貧窮,生活十分厄運。
一些與厄窮相關的組詞有:厄運、窮困、處境困難。
近義詞:困難、貧困、窘境。
反義詞:富裕、富有、富足。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