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亭落,驿亭村落。停,通“ 亭 ”。 漢 桓寬 《鹽鐵論·授時》:“田疇赤地,而停落成市,發春而後,懸青幡而策土牛,殆非明主勸耕稼之意,而春令之所謂也。”
“停落”是一個動詞,通常指飛行中的物體(如鳥類、飛機等)停止飛行并降落到某處。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使用場景
近義詞辨析
若需要更具體的語境分析,建議補充例句或使用場景。
《停落》是一個常見的詞語,常用于形容物體或人停止下來或落在某處的動作。它的意思是停下來、落下來、停在某處。
《停落》的拆分部首是“立”和“艸”,分别屬于左右部首和上橫。它的總筆畫數是13畫。
《停落》是由“止”和“艸”組成,表示物體或人停下來或落在草地上的動作。這個詞語的來源比較直觀,能夠很好地表達出停滞或下落的意思。
《停落》的繁體字是「停落」。
古時候《停落》的漢字寫法與現代寫法基本相同,僅存在筆畫書寫時的些許差異。
1. 雨後,滿天的雨滴在樹葉上停落下來,發出清脆的聲音。
2. 這隻小鳥停落在樹枝上,安靜地欣賞着四周的美景。
3. 夜幕降臨,一片片雪花停落在大地上,悄悄地染白了一切。
常見的與《停落》相關的組詞有:
1. 停留:停止在某個地方或某個狀态下。
2. 落地:從空中或高處掉落到地面上。
3. 靜止:停止活動或行動,保持不動。
《停落》的近義詞有:
1. 停止:停下來,不再繼續進行。
2. 靜止:停止活動或行動,保持不動。
3. 止步:停下來不再前進。
《停落》的反義詞有:
1. 運動:物體或人以一定的速度進行的活動。
2. 飛翔:鳥類或昆蟲在空中飛行。
3. 流動:液體或氣體以一定的方式、方向不斷移動。
【别人正在浏覽】